中俄都处于下风, 有一件事必须要承认,韩国武器正在横扫中东地区!韩国天弓2中程防空导弹系统,连续打败俄罗斯S-300防空导弹,法国SAMP/T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伊朗巴瓦尔-373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与我国红旗9,红旗16防空系统。 这不是偶然爆发的神话,而是韩国军工蓄谋已久的逆袭。2024年10月,伊拉克国防部刚和韩国LIG Nex1签下26.3亿美元大单,8套“天弓-2”系统成了该国防空网的新核心。这单生意背后,是韩国硬生生从俄罗斯S-300嘴边抢下的蛋糕。 要知道,伊拉克曾是俄制防空武器的忠实用户。但“天弓-2”的表现彻底改变了局面。这款系统虽有俄制技术影子,却被韩国做了深度升级,探测范围和拦截精度都更胜一筹。更关键的是,它的报价比S-300低近三成,还附赠全套技术培训和售后保障。 沙特的选择更具代表性。这个中东土豪2023年底砸32亿美元买了10套“天弓-2”,直接跳过了中国红旗9和法国SAMP/T。沙特军方算过一笔账,“天弓-2”每小时运营成本比西方同类装备低4000美元,全寿命周期能省出数亿美元。 阿联酋更早看清了门道。2022年,该国豪掷35亿美元购入12套“天弓-2”,把伊朗的巴瓦尔-373彻底挤出竞标名单。巴瓦尔-373号称“伊朗版S-400”,但实战数据空白,根本抵不过“天弓-2”在菲律宾、波兰等地的实战口碑。 韩国武器的横扫绝非单靠产品力。它踩准了中东市场的痛点。欧洲军工企业正忙着补乌克兰战场的库存,根本顾不上新订单。俄罗斯则优先保障本国军队需求,出口交付周期从18个月拖到了3年。 中东国家等不起。也门胡塞武装的导弹时不时掠过沙特油田,伊拉克基地也面临无人机威胁,他们需要能快速到位的装备。韩国正好能满足这点,“天弓-2”从签单到部署最快只要6个月,这个速度中俄欧都跟不上。 更狠的是韩国的“捆绑销售”套路。卖装备的同时,韩国会打包送上生产线。沙特订单就包含技术转让条款,未来部分组件能在沙特本土生产。这种模式戳中了中东国家想摆脱“纯买家”身份的心思。 美国的默许更是关键推手。“天弓-2”大量采用美国技术和零部件,本质上符合西方标准。中东国家买韩国武器,既不会得罪美国,又能避开美制装备的政治附加条件,这种“战略避险”选择太香了。 埃及的订单更能说明问题。这个曾因美国压力放弃俄制苏-35的国家,2023年先买了韩国K9榴弹炮,2025年又敲定100架FA-50战机。FA-50和埃及现役F-16零部件通用率达70%,后勤压力直接减半。 韩国把军售做成了国家战略。总统亲自带队推销,和海湾国家签自贸协定降关税,还跟沙特成立联合研发委员会。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力,是中俄欧企业难以比拟的。 2022年波兰的220亿美元大单更是给韩国打了广告。180辆K2坦克、212门K9榴弹炮加48架FA-50的组合,让中东看到韩国能造全套装备。紧接着,沙特的导弹订单、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就全来了。 现在的中东军贸市场,韩国已不是黑马。2023年韩国军火出口额稳居全球前五,在防空导弹领域,它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俄罗斯。“天弓-2”连续拿下阿联酋、沙特、伊拉克订单,就是最硬的证明。 中俄并非没有优势。红旗9的远程拦截能力、S-300的战场适应性都经过检验,但在交付速度和本地化服务上,确实落了下风。欧洲装备则受限于产能和高价,逐渐失去竞争力。 韩国的崛起也藏着隐忧。它的核心部件依赖欧美,出口随时可能被卡脖子。但至少现在,中东国家认了这份“性价比”。他们用订单投票,让“天弓-2”成了防空系统的新标杆。 这场格局变动告诉我们,军售拼的早已不只是性能。速度、服务、成本和政治兼容性,共同决定了市场走向。韩国恰好踩中了所有节点,才在中东掀起了这场“武器革命”。 信源:新华网《韩国防空导弹热销中东》
中俄都处于下风,有一件事必须要承认,韩国武器正在横扫中东地区!韩国天弓2中程防
史鉴奇谈
2025-10-07 10:02: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