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美国刚刚宣布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东方大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国建造的汽车运输船征收额外费用, 具体收费标准如下:东方大国船每净吨50美元,东方大国造的船每净吨18美元,其他外国造的汽车运输船每净吨14美元。 美国这一政策会给船公司带来怎样的影响? 据估算,一艘万吨货轮停靠美国,单美国港口就要多交几十万美元,跑中美航线的中型集装箱船,每次停靠美国可能多交68万美元。 这些费用是美国征收的,船公司不会亏损,但也未必会让货主高兴。 因为是额外费用,船公司会尽量将费用转嫁给货主。 这笔看似针对船舶的收费,最终会流向每个普通消费者的购物车。路透社曾测算,新规可能转化为高达300亿美元的进口成本,全部要由美国消费者埋单。 汽车运输船遭遇的冲击最为猛烈。一艘承载6000辆汽车的滚装船,单次进港费用就高达90万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航运公司的财务总监倒吸一口冷气。 全球汽车运输船队中,美国建造的船只仅有39艘。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国际航线上的汽车船都无法幸免,美国市场的进口车价必将水涨船高。 更令人担忧的是,连支援美国国防任务的海运安全计划船只也无法豁免费用。这不禁让人质疑,所谓的国家安全理由是否站得住脚。 船公司被美国当局置于两难境地。他们必须自行判断是否属于“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范畴并主动缴费,否则将面临禁止装卸作业的惩罚。 美国政府设计了精妙的“自我申报+监管追溯”机制。这种模式将合规负担完全转嫁给企业,却美其名曰“降低监管负担”。 看看中国在全球造船业的份额吧,超过50%的船舶由中国船厂建造。美国此举无异于向大半個航运业宣战,必将搅乱全球供应链。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贸易措施,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贸易绞杀。美国港口即将变成昂贵的收费站,每一个集装箱都要为此付出代价。 中国早已未雨绸缪,修改了《国际海运条例》,为必要的反制措施铺平了道路。这场贸易风波才刚刚开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最新消息: 美国刚刚宣布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东方大国拥有、运营
小慕故事汇
2025-10-05 10:13: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