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7900名从中国战场抽调出来的日军老兵,正坐船前往新几内亚,半路遭到200多架战机围攻,仅仅4个小时,运兵船被全部击沉。6000多名日军漂在海面,结果不到一天,就被鲨鱼吃掉了2000多人! 1943年3月的俾斯麦海域,6000多个黄色救生圈在波浪中起伏,圈里的日军士兵浑身湿透,死死抓住漂浮的木板。 突然,海面下窜出灰黑色的影子,伴随着撕裂般的惨叫,一个士兵瞬间被拖入水中,鲜血在海面扩散成一朵朵暗红的花。 这些士兵为何会漂在这里?是谁把他们的船打沉了? 这一切要从几个月前说起,日军在瓜岛战役损失惨重后,不甘心放弃新几内亚战场,从中国战场抽调3.5万名老兵组成第18军。 7900人作为先头部队乘坐8艘运兵船出发,由8艘驱逐舰护航,其中就有后来被称为“祥瑞舰”的雪风号。 舰队司令木村昌福选了风浪大的北部航线,觉得能躲开盟军战机。 然而盟军情报部门通过分析,已经预判了木村的计划。 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接到“卡斯特”密码破译队的报告后,立即下令第5航空队进入战备状态。 短短两天内,盟军集结了庞大的空中力量——272架轰炸机和163架战斗机严阵以待。 盟军第5航空队司令肯尼中将集结了585架飞机,还琢磨出全新的“跳弹战术”。 3月2日,一架水上飞机发现日军舰队,40架B-17轰炸机立刻赶来,领头的“旭盛丸号”挨了12枚炸弹,带着600多人沉入海底。 日军20多架零式战机赶来拦截,却被B-17的机枪火网打落两架,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离开。 木村没有趁机撤退,反而留下来打捞落水者,3月3日中午,50架战斗机掩护着轰炸机群再次袭来。 日军41架零式战机根本挡不住,护航驱逐舰为了自保四散躲避,舰队阵型瞬间乱成一团。 16架B-25轰炸机贴着海面飞行,在200米高度投下炸弹,这些炸弹像打水漂一样贴着水面蹦跳,精准撞向船身水线部位。 短短4个小时,8艘运兵船全被击沉,6艘驱逐舰也沉入海底。 海面上的日军挥舞手臂求救,迎来的却是战机的扫射,鲜血进一步染红了海水。 新几内亚海域的鲨鱼对血腥味极其敏感,很快就聚集过来。 它们在水中快速穿梭,每隔几秒就有士兵被拖走,惨叫声此起彼伏,更多鲨鱼被吸引过来,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二天日军救援舰队赶到时,海面上已经看不到多少漂浮物。 最终3200多人被救走,2700人返回拉包尔,只有800人扒着漂浮物到了莱城,却大多因缺粮缺水倒在海滩上。 统计显示,3500多名死者中,超过2000人死于鲨鱼袭击,这个数字比战机轰炸还多。 盟军这边只损失了6架飞机,13名飞行员牺牲。 这场被称为俾斯麦海海战的战役里,日军的失败早已注定。 他们明知盟军掌握制空权还冒险航行,航线选择又被精准预判,战术上对盟军的新战法毫无防备。 雪风号虽在此次战役中毫发无损,还救起800多人,但这抹“幸运”终究掩盖不了侵略战争的必然败局。 至于那些从中国战场抽调出来的凶残日本老兵,最终在俾斯麦海找到了自己的坟墓。
1943年,7900名从中国战场抽调出来的日军老兵,正坐船前往新几内亚,半路遭到
阿皮历史库
2025-09-29 09:58: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