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83年参加高考,高考结束后估分填报志愿,那时实行的是一条龙录取方式。填报

凌珍谈汽车 2025-11-28 19:29:53

我于1983年参加高考,高考结束后估分填报志愿,那时实行的是一条龙录取方式。填报志愿时,我作为农村孩子,既无人指导,也不懂其中门道,全凭感觉胡乱填报。 因当年高考发挥欠佳,估分不高,我最高只能考上专科。在学校集中填报志愿时,那些估分高的同学兴高采烈、交头接耳,纷纷填报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我则躲在角落里,专科志愿填报了本市最高学府师专,中专志愿更是稀里糊涂,看到商校、供销学校,便顺手勾选。阴差阳错,我竟被中专层次录取了。那时,我根本不了解商校、粮校、供销、银校、财校之间的区别,更不懂热门与冷门学校的划分,哪有什么优越感可言。 毕业分配时,我没有可依靠的资源,只能听天由命,服从组织安排,被分配到一家事业单位,后来该单位改为参公管理。2025年3月我退休,这一生就待在一个地方,未曾挪窝。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途径之一,许多农村孩子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那时,我并不觉得学校的选择有多重要,也不懂其重要性。只是世事沧桑、物转星移,曾经的铁饭碗碎了,有人下岗失业,退休后的退休金比体制内人员少。而曾经不被看好的农校、师范生职业稳定,退休后能拿到可观的退休金,这时我才意识到其中的差别。

0 阅读:13
凌珍谈汽车

凌珍谈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