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光盯着小日本了,不知道美国那边居然出了如此大的事情。11月26日,美国两名国民警卫队成员在白宫附近遭到枪击,伤情严重。美国警方表示,嫌疑人已被抓获。 这消息一出,比好莱坞大片还刺激,直接让白宫紧急封锁。 这可不是随机闹事,警方后来明确说就是针对性伏击。当时两名士兵刚从西弗吉尼亚州调过来,正沿着街道例行巡逻,一名男子从拐角突然窜出,离着几步远就开枪,子弹直接打在两人头部,伤势重到送医后都没脱离危险。 好在其中一名士兵反应快,靠着旁边公交车站当掩护还了火,双方前前后后互射了十多枪,最后嫌疑人身中四枪被抓,倒是没生命危险,这波对峙看得周围路人腿都软了,不少人被堵在现场几小时才敢走。 本来枪击案就够炸了,嫌疑人身份一曝光更让美国炸了锅。这人是29岁的阿富汗人拉坎瓦尔,2021年通过拜登政府的“盟友欢迎行动”来的美国,当时跟着七万多阿富汗人一起被安置,据说之前还帮美军当过翻译。 更有意思的是他的生活轨迹,前房东说他带着妻子和五个孩子,之前住在华盛顿州的贝灵厄姆市,看着就是普通的移民家庭,谁也没想到会突然拿着枪去伏击士兵,动机现在还在查,但联邦调查局已经按恐怖袭击来办了。 特朗普的反应比谁都快,直接在社交平台上破口大骂,说这是对全美国的犯罪,还立刻下令给华盛顿增派500名士兵,要知道之前驻守的士兵就超过2000人了,现在把首都搞得跟战地似的。 你说讽刺不讽刺?美国总吹嘘自己安保天下第一,结果离总统住的地方就几百米,负责巡逻的士兵都能被伏击。这就好比宣称家里装了十道锁,结果小偷直接从正门进了屋,脸打得啪啪响。 这事还直接点燃了移民政策的战火。特朗普借着这事炮轰拜登,说当时的移民政策太松,没好好审查就把人放进来,国土安全部部长也跟着附和,说这种未经充分审查的人就是安全隐患。 紧接着就出了更极端的招,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宣布,无限期暂停所有阿富汗人的移民申请,要重新评估审查程序。这一下就把所有阿富汗移民都划成了嫌疑对象,是不是有点因噎废食了? 移民组织早就坐不住了,“撤离阿富汗”的负责人直接站出来说,嫌疑人犯罪该重罚,但不能把所有阿富汗人都妖魔化,现在不少已经安顿下来的阿富汗家庭,出门都被人用异样眼光看,这算什么事? 其实这不是华盛顿第一次出这种事了。2023年7月5日,距离白宫十公里的东北部,就有人在独立日庆祝活动上开枪,一下子伤了九个人,其中还有两个孩子,最后连枪手都没抓到,跟这次比起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个华盛顿的出租车司机说得实在,他拉客人经过事发地时感叹,现在街上士兵比警察还多,可老百姓还是觉得不安全。士兵是来保护安全的,结果自己先成了被袭击的目标,这安全到底靠谁来保? 更值得琢磨的是士兵的处境,他们从别的州被调过来守首都,拿着枪巡逻,结果连自身安全都保障不了。有士兵家属在网上吐槽,派去之前说的是“安全任务”,现在看来比在边境还危险。 现在全美国都在等动机调查结果,有人猜是个人恩怨,有人说是极端思想影响,不管是哪种,这事都暴露了大问题。靠增兵和暂停移民申请就能解决吗?恐怕治标不治本。 你站在普通移民的角度想想,背井离乡来到美国,就是想过安稳日子,结果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整个群体都被贴上危险标签。这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只会制造更多矛盾,你们觉得呢? 美国总喜欢给别的国家讲人权和包容,可遇到事就先把某个群体推出来当替罪羊。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靠堵和防,也不是靠歧视某个群体,而是靠合理的政策和真正的包容,这点他们恐怕还没想明白。 白宫附近的枪声,炸碎的不只是安保神话,更是某些自吹自擂的价值观。一个国家的强大,从来不是看街上有多少士兵,而是看能不能让普通人安心生活,能不能对不同群体保持基本的尊重,这才是最该反思的地方。 信息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11-27 视频 | 美国白宫附近发生枪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