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让人失望! 香港火灾发生后,第一个伸出援手不是马云也不是刘强东,而是韩红

听云诗意 2025-11-28 15:58:54

果然没让人失望! 香港火灾发生后,第一个伸出援手不是马云也不是刘强东,而是 韩红基金会。 韩红基金会 第一时间向香港大埔宏福苑火灾捐赠1000万元帮助那些老弱病残群体, 这场火灾来得太突然!11月26日下午2点51分,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的火苗从一栋老楼窜出,42年的楼龄让建筑本身抵御风险的能力薄弱,外墙维修用的保护网、防水帆布和发泡胶又都是易燃材料,强风一吹,火势“呼”地就往上冲,短短几小时就蔓延到7幢大厦,火警一路升级到五级 。远在19公里外的深圳都能闻到焦糊味,现场的消防员顶着“烟囱效应”带来的高温,用四条水柱持续喷射,可灼眼的火光还是在夜幕中跳动了一整晚。 受灾的居民里,老年人占了很大比例。他们中很多人一辈子没离开过宏福苑,独居的、行动不便的不在少数,火灾发生时,下楼逃生对他们来说难如登天。截至27日,这场香港近60年来最严重的火灾已造成55人遇难,123人受伤,超过500名居民被疏散,广福商场二层的露天广场上,裹着毛毯的老人盯着烧毁的家整夜未眠,眼里满是无助 。正是这样的绝境中,韩红基金会的捐赠如同及时雨,1000万元人民币直接定向用于老弱病残群体的过渡安置,没有繁琐的流程,没有多余的宣传,只想着尽快帮最脆弱的人渡过难关。 熟悉韩红基金会的人都知道,这样的“第一时间”从不是偶然。2025年1月西藏日喀则地震,基金会当天就捐赠2000万元,韩红亲自带领医疗专家团队奔赴灾区,首批3600件御寒物资第二天一早就送到了受灾群众手中 。2024年四川的公益行动中,他们捐赠731万的救护车和医疗设备,连续四年扎根基层,让乡镇卫生院有了“健康守门人”的底气 。从2008年四川地震五赴灾区,到2013年雅安地震捐建敬老院和小学,再到2022年泸定地震的紧急驰援,韩红基金会的公益轨迹里,始终刻着“应急”和“精准”两个词。 有人会说,后来马云公益基金会捐了3000万港元,霍英东基金会捐了3000万港元,赛马会更是拿出1亿港元援助 。这些捐赠同样可贵,为灾后重建、医疗救助提供了强大支撑。但韩红基金会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精准瞄准了“老弱病残”这个最容易被忽视、也最需要紧急帮扶的群体。火灾后的72小时是黄金救援期,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多等一分钟就多一分困难,他们可能没法自己去领取物资,也不懂怎么申请救助,韩红基金会的定向捐赠,直接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韩红本人在转发捐赠公告时只说了四个字“心疼香港”,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藏着最真挚的关怀。这些年,她带着基金会走遍了11个省份,从西藏的雪域高原到四川的深山乡村,累计惠及超过10万名基层群众,靠的不是炒作,而是一笔笔透明的捐款、一次次亲自带队的驰援 。这次捐赠1000万元,或许不是所有捐赠中数额最高的,但它出现的时机最早,帮扶的对象最精准,让人们看到公益最本真的样子——不是等到所有力量集结完毕再行动,而是在灾难发生的第一刻,就为最需要的人撑起一把伞。 公益从来不是一场攀比,不是看谁捐得多,而是看谁能读懂困境中的真实需求。香港宏福苑的老人们,需要的不是声势浩大的捐赠仪式,而是能尽快住进温暖的临时住所,能拿到急需的生活物资,能感受到有人在惦记着他们。韩红基金会做到了,它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善意从来不需要铺垫,也不需要等待,只要灾情出现,就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这场火灾让我们看到了灾难的残酷,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从韩红基金会的紧急响应,到杨千嬅捐出演唱会收益、张柏芝定向捐赠100万港元,再到无数企业和个人的纷纷解囊,善意不分地域,不分先后,都在为香港同胞筑起一道温暖的防线。而韩红基金会的坚守,更让我们明白:公益的力量,在于及时,在于精准,在于始终把最弱势群体的安危放在心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3
听云诗意

听云诗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