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吐槽: 自从中日关系紧张后, 日本邻居见面招呼都不打了,而且和自己小孩关

广博看社会趣事 2025-11-28 15:17:21

美籍华人吐槽: 自从中日关系紧张后, 日本邻居见面招呼都不打了,而且和自己小孩关系好的日本小朋友的父母,见到了直接假装不认识的呢。 说好的“礼仪之邦”,其实骨子里还是“知小礼而无大义”,平时鞠躬哈腰的客套都是表面功夫,一旦涉及所谓的 “立场”,连基本的人情世故都能抛到脑后! 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个细节。甲午战争前,日本派了大量使者来华,学着中国的礼仪制度,穿汉服、学汉字、行跪拜礼,把“尊师重道”的表面功夫做足,可转身就发动了甲午战争,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战争期间,日军攻占旅顺后,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全城仅剩下36个用来掩埋尸体的人,那些平时讲究“仁恕”“谦让”的日本士兵,在利益和所谓的“国家大义”面前,露出的全是嗜血的獠牙。 当年的“礼仪”是为了麻痹中国,现在的“鞠躬”是为了维系表面和谐,本质上都是功利性的表演,一旦触及核心利益,所谓的礼仪就会立刻崩塌。 再看看二战后的日本,更是把“知小礼而无大义”演绎到了极致。他们会为了一点小事鞠躬道歉,比如企业产品出了问题,高管会当众深鞠躬谢罪;在公共场合,他们会自觉排队、不大声喧哗,展现出极高的“公共礼仪”。 可一旦涉及历史真相,涉及对亚洲受害国的道歉,他们就立刻翻脸不认人。日本政府年年参拜靖国神社,里面供奉着甲级战犯;教科书不断篡改历史,把“侵略”说成“进入”,把“大屠杀”说成“局部冲突”;对于中国、韩国等受害国的赔偿要求,他们要么拖延,要么拒绝,甚至反过来美化侵略历史。 这种对小错锱铢必较、对大恶视而不见的态度,正是“无大义”的最好证明:连历史正义都不承认,连战争罪责都不忏悔,再标准的鞠躬、再规范的礼仪,也只是自欺欺人的遮羞布。 韩国作为日本的邻国,也曾遭受日本的殖民统治,对日本的“无大义”更是深有体会。这些年,日本和韩国因为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矛盾不断,日本政府动不动就对韩国进行经济制裁,限制半导体材料出口,可在民间,日本依然保持着表面的礼仪。 但韩国民众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清楚日本的礼仪是假,自私是真。所以韩国民众会自发抵制日货,会在日本大使馆前抗议,要求日本正视历史。 韩国人的态度就告诉我们:真正的尊重,不是靠表面的鞠躬换来的,而是靠坚守大义、维护正义赢得的。日本连历史真相都不敢面对,连战争罪责都不愿承担,再华丽的礼仪也只是空中楼阁。 回到中日关系本身,这些年我们一直倡导“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日本的做法却一次次让我们失望。他们一边喊着“友好”,一边不断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一边说着“礼仪”,一边在历史问题上倒退。 那位美籍华人的遭遇,其实是中日关系的一个缩影:日本的“友好”和“礼仪”,从来都是有条件的,一旦触及他们的利益和所谓的“立场”,就会立刻收回。而我们有些人心存幻想,以为只要我们展现出善意,只要我们尊重他们的“礼仪”,就能换来真正的友好,可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 所谓“大义”,是坚守历史正义,是尊重国家主权,是懂得感恩和忏悔,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底线。日本恰恰缺失了这种大义。他们可以为了一点小事做到极致的礼貌,却不能为了历史真相说一句真诚的道歉;他们可以对邻居笑脸相迎,却不能在国家利益冲突时保持基本的人情世故。 这种“知小礼而无大义”的文化,看似精致,实则狭隘;看似文明,实则野蛮。 那位美籍华人的吐槽,其实是给我们提了个醒:看待日本,不能被他们表面的礼仪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的“礼仪”可以伪装,但他们的“无大义”却早已刻在骨子里。中日关系要想真正改善,日本必须先补上“大义”这一课,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而我们自己,更要明白“大义为先”的道理,在维护国家利益、坚守历史正义的同时,保持应有的礼貌和尊重,但绝不能对日本的虚伪礼仪抱有幻想。 说到底,礼仪的本质是尊重,而尊重的前提是平等和正义。日本如果连最基本的历史正义都做不到,连最起码的人情世故都不顾及,再标准的鞠躬、再频繁的问候,也只是自欺欺人的表演。 “知小礼而无大义”,这七个字,就是对日本所谓“礼仪之邦”最精准的概括,也是我们看待日本时最该记住的一句话。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广博看社会趣事

广博看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