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就是尽量激发人性中的善,你看一些聪明人身边没有什么烂人烂事,那是因为他们懂得筛选。不是他们运气好,而是他们从一开始就懂得,远离消耗自己的人,拒绝内耗自己的事,把时间和精力,都留给值得的人和事。聪明的人,从不会试图改变烂人,也不会勉强自己纠缠烂事。他们知道,烂人自有烂人的活法,烂事自有烂事的结局,你越是纠缠,越是消耗,最后只会把自己拖进深渊,得不偿失。 上个月周三下午,我盯着桌上的台历发愣。 红笔圈的全是别人的事:帮小李改PPT,替王姐取快递,给老张带早饭,自己想了半个月的瑜伽课,格子里还是空的。 肩膀像压着湿棉花,沉得抬不起来。 茶水间的微波炉嗡嗡转着——她端着马克杯过来,又是那副笑。 “小张啊,我儿子学校要做手工作业,你手巧,今晚帮我剪点窗花呗?就半小时。” 我捏着笔的手紧了紧,台历上昨天刚帮她抄的会议纪要还在,墨迹没干。 以前总觉得“大家都是同事,能帮就帮”。 她第一次找我带咖啡,说自己开会走不开;第二次让我替班,说孩子发烧;第三次直接把报表扔过来,“你做得快,我下午约了牙医”。 我点头的次数多了,她的语气从“麻烦你”变成“你帮我”,最后是“反正你闲着也是闲着”。 那天下午,茶水间的阳光斜斜切进来,照在她没洗干净的马克杯沿上,一圈茶渍。 我突然想起上周加班到十点,电脑蓝屏,改了三稿的方案没保存,回家路上眼泪止不住掉——那些时间,本来该是我给妈妈打电话的,她生日那天我都忘了说快乐。 “不好意思啊,”我听见自己的声音,有点抖但很清楚,“今晚我约了医生,得早点走。” 她愣了一下,没接话,转身走了。 我捏着台历的指节发白,心里像揣了只兔子,蹦得慌。 难道拒绝就真的会变成坏人吗? 结果那天我准时下了班。 走出写字楼时,晚霞把天染成橘子色,风里有烤红薯的香。 手机没再响,往常这个点,她该问“窗花剪好了吗”“能不能再帮我打印份材料”。 后来她还是会找我,只是次数少了。 有次在电梯遇见,她抱着一摞文件,我说“拿得动吗”,她愣了愣,说“没事,习惯了”。 我突然明白,以前不是她离不开我,是我自己把“被需要”当成了必须。 桌上的台历还在,只是红笔圈里多了我的名字。 3号是去图书馆还书,15号约了发小逛街,28号旁边画了个小太阳——那天是我生日,要给自己买块黑森林蛋糕。 有人说这是冷漠,可肩膀上的湿棉花早就干了,轻得能飞起来。 其实聪明哪有那么玄乎。 不过是把台历上别人的名字划掉时,手别抖; 不过是听见“帮个忙”时,先想想“这到底是谁的事”; 不过是明白,你对自己的时间好一点,时间才会对你好一点。 现在台历翻到新的一页,空白处我写了行小字。 不是“要做个好人”,是“先做个完整的人”。 阳光照在字上,暖洋洋的。
聪明就是尽量激发人性中的善,你看一些聪明人身边没有什么烂人烂事,那是因为他们懂得
雪地冬天的烤橙子
2025-11-28 14:55: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