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中巴双方签订了边界协议,以喀喇昆仑山脉的分水岭为界线,巴基斯坦同意将

明明很懂行 2025-11-28 12:15:46

1963年,中巴双方签订了边界协议,以喀喇昆仑山脉的分水岭为界线,巴基斯坦同意将原先被英国占据的喀喇昆仑走廊5310平方公里土地归还给中国,但拒绝归还原本属于中国的坎巨提地区,最终约1940平方公里的坎巨提被纳入巴控克什米尔。   十九世纪末的时候英国把坎巨提划到了印度的范围,还把喀喇昆仑走廊也割出中国版图,这为后来领土上的扯皮埋下了根源,其实中国从没认同过英国那套操作,对这片土地的主权一直没有放弃过。   只是清朝后期动荡不断,外部又有强大势力插手,要把自己的地盘说清楚可不是容易的事,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印度和中国起了冲突,而巴基斯坦也忐忑不安,怕印度找自己麻烦,所以急着要和中国谈合作,希望把边界问题解决好同时也交个朋友。   两国坐下来谈判的过程中,巴基斯坦还带着中国外交官实地考察了争议地带,仔细了解每一块土地的人口和地理情况,大家都清楚喀喇昆仑走廊虽然环境恶劣,但它是中国连通南亚唯一的陆路,绝对是战略要地,而坎巨提那一块和中国内地几乎失去联系,也没多少现实意义,于是中国选择了更有价值、对未来发展更有好处的地方,把精力和资源投在最关键的位置。   最后的协议达成喀喇昆仑走廊归中国,坎巨提则归巴基斯坦,消息出来之后印度很快跳出来抗议,称克什米尔属于自己,但中国并没有和印度计较,而是专注于和巴基斯坦落实实际控制范围的界限,这样的操作也让中国避免被拉进印巴矛盾的泥潭,全程掌握了主动。   不久后双方合建起了一条穿越喀喇昆仑山的大路,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喀喇昆仑公路,中巴经济走廊的主干道就由此打通,有了这条路,中国西部终于打开了面对印度洋的出口,也在中东和南亚的联系上迈出了大步。   这一切都和1963年那个明智的选择分不开,如果不是当年果断取舍,后来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而对巴基斯坦来说,边界问题解决,他们既稳住了克什米尔实控区,也收获了坚定的中国朋友。   中巴关系从此开始快速升温,还签了军事协议,后来“巴铁”这个词也彻底流行起来,从中巴边界划分到友谊深化,过程里并不是简单的主权谈判,而是一次站在大局和未来的角度作出的理智选择。   对于这样的历史你怎么看?

0 阅读:0
明明很懂行

明明很懂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