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上瘾!”浙江台州一女子因为做生意失败,心情压抑,偶然间发现了平台的漏洞,就

一叶知大事 2025-11-28 11:50:54

“白嫖上瘾!”浙江台州一女子因为做生意失败,心情压抑,偶然间发现了平台的漏洞,就是下单后立即申请退货,但商场依旧会发货,靠着这样的薅羊毛方式,女子两年时间在该商超下单476笔订单,涉及3000余件商品,共计超过25万元。谁知,事情还是败露了!   浙江台州某大型商超的售后人员在处理一笔家电订单时,因一款冰箱临时缺货,拨通了顾客程某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程某的反应却透着反常——本该顺畅的退货协商,她却反复拉扯,一会儿说“再等等”,一会儿又说“商品可能已经收到了”,前言不搭后语的回答让工作人员心里犯了嘀咕。   就是这次偶然的缺货沟通,揭开了一场持续两年的恶意骗局。   工作人员顺着程某的交易记录往下查,屏幕上的数字让他倒吸一口凉气: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程某在平台上下单476笔,每一笔都在付款后几分钟内申请退款,退款到账后却从未退回过商品。   小到几十元的零食、日用品,大到上千元的家电、化妆品,3000多件商品就这么被她“拿”走,算下来总价值超过25万元。   没人能想到,程某的这条路,是从生意失败后的一次无心之举开始的。   此前她开的小店因经营不善倒闭,不仅亏光了积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心情更是长期沉在谷底。   有次她在商超外卖平台买了两箱牛奶,下单后又觉得家里还有,便试着申请退款,没指望能很快到账,更没想着商品还会送过来。   可没过几分钟,退款提示就弹了出来,第二天快递员还是把牛奶送在了家门口。   第一次“白拿”商品时,程某心里还带着忐忑,可看着手里没花钱的牛奶,贪念渐渐压过了不安。   她开始琢磨这个“规律”:是不是只要下单后马上退款,平台和商超就会“两头错”,一边退钱一边发货?   她试着又下了一单洗衣液,结果和上次一样——退款秒到,商品照送。   这下,程某彻底放了心,甚至把这个漏洞当成了“生财之道”。   之后的两年里,程某几乎把这个商超平台当成了自家仓库。   每天晚上趁孩子睡着后,她就打开手机翻商品,选东西时还特意控制金额,单笔大多在几百元到一千元之间,就怕金额太高引注意。   下单、付款、点退款,这套流程她走得越来越熟练,有时一天能下两三单,收到的商品堆在家里,用不完的就送给亲戚朋友。   她从没觉得这是犯罪,只觉得是“平台自己的漏洞,不拿白不拿”。   商超报警后,警方很快找到了程某。   面对民警出示的交易记录,程某没再辩解,低着头承认了所有事,还主动说愿意赔偿商超的损失。   目前,警方已经依法对程某立案查处,案件还在进一步办理中,商超也从程某处追回了价值6万元的商品。   办案民警明确表示,程某的行为不是简单的“薅羊毛”,而是涉嫌诈骗——她明知平台有流程漏洞,却反复利用这个漏洞骗取财物,主观恶意明显,行为还具有持续性和计划性,完全符合诈骗行为的构成要件。   其实类似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   之前上海有个00后,利用电商平台的退货规则,每次都寄空包骗取退款,前后骗了13万元,最后被法院判刑。   这说明,不管是“退空包”还是“退款不退货”,只要带着恶意去钻漏洞、骗财物,就可能触碰法律红线,面临刑事处罚。   对程某来说,现在再后悔也晚了——不仅要把25万元的损失全额赔给商超,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对涉事平台和商超来说,这次的教训足够深刻,该赶紧查缺补漏,把售后和发货的流程打通,别再让漏洞成为不法分子的“机会”;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该明白一个道理:平台的漏洞从来不是“免费拿东西”的理由,一时的贪念,可能会换来一辈子的遗憾。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0 阅读:72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