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美国摊牌了,我们也没必要装糊涂!美军官马克·米利承认了:只要中国想过好日子,

绿兰舍予 2025-11-28 11:47:39

既然美国摊牌了,我们也没必要装糊涂!美军官马克·米利承认了:只要中国想过好日子,想搞高科技,就是美国的敌人。这说明什么?说明“韬光养晦”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当对手已经明确将你的发展道路视为威胁时,继续保持低调和隐藏实力,不仅不现实,甚至可能是一种战略上的被动。   清华大学的阎学通教授就曾指出,中国外交策略的转变,是从示弱到展示实力的一个重大变化,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过去,我们希望通过“韬光养晦”为发展争取时间和空间,但现在,外部的打压和围堵已经全面展开,从贸易到科技,几乎无所不包。   美国商务部针对先进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一次又一次地加码出口管制,就是最直接的证明,他们瞄准的目标非常精准,就是想阻止我们发展高端技术,延缓我们的军事现代化进程。   这场博弈的核心,其实就是技术主导权的争夺,美国深知,技术优势是其维持全球主导地位的关键,所以我们看到,从芯片到人工智能,再到量子计算,美国正在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科技壁垒。   他们不仅自己限制,还联合盟友一起行动,甚至对那些被认为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民营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百度等,也考虑列入所谓的“协助军方实体清单”进行施压。   今年甚至发生了合谋向中国非法出口英伟达A100芯片而被起诉的案件,这凸显了美国执法的决心,这种“精准打击”和“选择性脱钩”的策略,比过去的全面对抗更加精细和难以应对。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除了正面迎接挑战,别无选择,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在压力面前退缩。   美国的芯片禁令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也像一个强效催化剂,极大地激发了我们自力更生的决心和潜力。   以华为Mate系列为代表的国产芯片技术突破,就是一个响亮的回答,这说明“卡脖子”虽然难受,但并不能真正扼杀一个大国的创新能力,反而,它会倒逼我们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和技术体系。   这场战略竞争已经从过去的“美攻我守”阶段,进入了学者金灿荣教授所说的“战略相持”或“互有攻守”的新阶段。   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单方面地被动防御,而是在某些领域开始具备反制和主动塑造态势的能力。   比如,在关税问题上,我们展现出了“奉陪到底”的坚决态度,让对方也感受到了压力。   有经济分析甚至认为,美国的关税战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对本国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同时加速了中国贸易伙伴的多元化进程。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挑战,比如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我们依然依赖外部,国防供应链中对某些关键矿产和半导体的依赖性仍然存在。   因此,告别“韬光养晦”,不是要变得鲁莽和冲动,更不是要四处树敌,它意味着一种心态和战略的成熟。   我们必须以更加主动、更加自信的姿态,去参与和塑造国际秩序。   对内,我们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解决好发展的瓶颈问题,尤其是在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真正的突破。   对外,我们要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斗争和合作,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寸步不让,在可以合作的领域积极寻求共赢。   一个大国的崛起之路注定不会平坦,既然对手已经把底牌亮了出来,我们也没必要再“装糊涂”,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它迫使我们放弃幻想,走上一条真正的自强之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格局,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如何走好这条路。   大家觉得,在这种“互有攻守”的新阶段,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又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0 阅读:4
绿兰舍予

绿兰舍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