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世界里,“长期主义”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抵御波动、规避风险的底层逻辑——甚至可以说,长期主义是最好的风控。 它的核心,是用深度研究锚定价值,而非用短期情绪追逐涨跌。这要求我们既要筛选“好公司”——那些具备长期竞争壁垒、稳定现金流和优秀管理层的企业,更要等待“好价格”——在市场低估或情绪错杀时入场。当“好公司”遇上“好价格”,就像为资产装上了双重保险,能轻松规避掉投资中99%的无效风险与非理性亏损。 巴菲特曾说:“不想拿一个公司10年,就不要拿一分钟。”这句话常被误解为“必须持有满10年”,但本质是强调“长期视角”的重要性。如果公司股价短期透支过多,远超内在价值,果断卖出是理性选择;如果后续发现最初的判断有误,企业基本面恶化,及时止损更是对本金的保护。 真正的长期主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公司长期价值未变,甚至持续增长,只是股价暂时处于低估区间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拒绝短期噪音的干扰,以耐心为盾,长期持有,静待企业价值与股价共振的“花开时刻”。
金岩石担心:“照这样下去,这股市又得往下走”。11月25日,知名证券专家金岩石对
【30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