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这个胸前挂满勋章的人,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就是他跟外人勾结,把外蒙古硬生生推

华运丰说娱乐 2025-11-28 10:11:49

看清这个胸前挂满勋章的人,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就是他跟外人勾结,把外蒙古硬生生推向了独立,让中国白白丢了156万平方公里的地盘,这块地儿大得能装下3个法国,或者9个广东。 乔巴山,时年26岁,原名杜加尔,早年在克鲁伦河畔的草原上放牛为生,凛冽的寒风和贫瘠的草场刻满了他童年的记忆。 13岁那年,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母亲把他送进桑贝斯寺当喇嘛,原以为能换口饱饭,却没想到寺院里的日子比放牛更难熬。 上层喇嘛把底层僧人当牛马使唤,他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挑水、劈柴,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打骂,那些象征神圣的经卷背后,藏着的是等级森严的欺凌。 这样的日子熬了四年,17岁的他再也忍不下去,趁着夜色和同伴一起逃出了寺院,用双脚丈量着千里草原,一路走到了库伦。 初到库伦的乔巴山举目无亲,只能靠打零工糊口,扛过货物、做过巡夜人,夜晚就蜷缩在破旧的屋檐下。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次偶然,他认识了一位有革命思想的教师,在这位教师的帮助下,他走进了沙俄驻蒙古领事馆开办的翻译学校。 凭着一股韧劲,他的俄语学得又快又好,1914年春天,成绩优异的他被送到伊尔库茨克师范学院附设的高级小学深造。 1917年,俄国大地上革命浪潮汹涌,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十月革命又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街头巷尾的工人游行、激昂的革命演讲,像火种一样点燃了乔巴山的心。 他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那些关于阶级斗争、民族解放的理论,让他找到了新的方向。 可外蒙古的封建上层却对这股革命风潮充满恐惧,他们封锁消息,急匆匆把乔巴山等留俄学生召回库伦,还派人严密监视。 回到库伦的乔巴山先进入电讯学校,没多久又因反对校规被开除。 他悄悄在库伦组织起地下革命小组,取名“领事坡小组”,和俄国革命者保持联系,夜晚就带着传单在街头张贴,向民众宣传自己的主张。 后来他得知苏赫巴托尔也在库伦领导着一个革命小组,便主动联系,两个小组在1920年6月合并成蒙古人民党。 他们起草《党员誓词》,明确提出要争取独立,还派代表赴苏联求援。 在伊尔库茨克求援的日子并不顺利,苏联地方负责人起初并不信任他们,有人打了退堂鼓,但乔巴山和苏赫巴托尔坚持了下来。 这年7月,在苏联红军的支持下,他们率军攻占库伦,击溃了北洋政府军队和白俄残余势力。 7月21日,蒙古人民革命政府正式宣布独立,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这样从中国的版图上分离出去。 独立后的蒙古,在乔巴山等人的领导下,开始全面倒向苏联。 他们效仿苏联的政治体制,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都以苏联为模板进行改造。 乔巴山积极推行集体化政策,将蒙古的牧业生产纳入集体化轨道,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实现工业化。 然而,这种激进的政策并不符合蒙古的国情,给蒙古的牧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大量牲畜死亡,牧民生活困苦不堪。 同时,乔巴山还大力推行文字改革,废除传统的蒙古文字,采用西里尔字母拼写蒙古语,这一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古与苏联的文化交流,但也割裂了蒙古与自身历史文化的联系。 在外交上,乔巴山紧紧追随苏联,成为苏联在亚洲的重要盟友,在国际事务中完全听从苏联的指挥,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应有的自主性。 在中国,他却是公认的民族罪人,是他亲手将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中国的版图上分离出去。 这位胸前挂满勋章的人,最终留下了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让后人在回顾这段往事时,始终无法平静。

0 阅读:47
华运丰说娱乐

华运丰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