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地名:永安关。永安关位于道县仙子脚镇下坝洞村与广西灌阳县文市镇北流村田洞

唐巴马探 2025-11-28 09:39:07

 永州古地名:永安关。永安关位于道县仙子脚镇下坝洞村与广西灌阳县文市镇北流村田洞铺交界处,由北部乌龟嘴、杉木岭与南部秀竹、小岩山对峙形成,为湘桂间的重要关隘之一。永安关筑于南宋初。绍兴元年(1131),广西少数民族领袖曹成在湘桂边界起义,先后攻打道州(今道县)、永明(今江永)、江华等县城,声势大振。岳飞奉命前往镇压,自广西全州攻入灌阳,再由灌阳进入道州平乱。平乱结束后,岳飞命在道州与灌阳间设立关隘,取永远安宁之意,将此关命名为永安关。后世又陆续在永安关附近修筑了清水关、高木关和雷口关,共同组成湖南道州与广西全州、灌阳间的关隘体系。清水关位于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斜水村上马山与湖南永州市道县仙子脚镇沙田村清水塘交界处,在永安关以北约6.6公里;雷口关位于灌阳县水车镇东流村界牌上与湖南永州市道县仙子脚镇下坝洞村交界处,永安关以南约1.5公里处。永安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代广德年间发生西原蛮攻陷道州城的战乱,西原蛮即是从灌阳经永安关一带入境的。南宋初攻打道州、永明、江华的曹成亦是如此。清顺治六年(1649),清军在瓦解了南明对湖广地区的威胁后,乘胜南下攻占全州,然后用计打开永安关,攻占道州城。清道光十二年(1832),江华县瑶族人赵金龙率领瑶民起义,广西巡抚祁贡率重兵镇压,并在永安关附近留下了《永安各隘防堵江华瑶匪事平碑》。1931年1月6日,邓小平、李明瑞率红八军(龙州起义部队,全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余部及红七军(百色起义部队)过永安关,前往赣南中央苏区。1934年9月2日,肖克(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全称“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作为长征的先遣队,先佯攻永安关下的蒋家岭村,再避开重兵把守的永安关,经清水关进入广西境内。1934年11月25—29日,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主力、第3军团少部、第5军团部分及中央一纵队通过永安关进入广西,开展抢渡湘江战役。永州头条

0 阅读:0
唐巴马探

唐巴马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