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附近枪击案:29岁阿富汗移民的子弹与美国的裂痕 当地时间11月26日,美国白宫附近爆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枪击案。两名国民警卫队成员在执勤时遭遇袭击,伤势危重。嫌疑人很快被确认为29岁的阿富汗公民拉赫曼努拉·拉坎瓦尔,一名在2021年通过拜登政府的“欢迎盟友行动”进入美国的阿富汗难民。 🔥 案发现场:白宫旁的伏击 这场袭击发生在距离白宫仅两个街道的菲尔法拉格特西地铁站附近。当时,两名来自西弗吉尼亚州的国民警卫队员正在执行巡逻任务。根据华盛顿特区市长缪里尔·鲍泽的说法,这是一起“有针对性的枪击事件”。 美国检察官珍宁·皮罗在后续新闻发布会上还原了更惊悚的细节:拉坎瓦尔从家乡华盛顿州驱车横跨整个美国来到首都。他携带了一把0.357马格南左轮手枪,这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他先向一名警卫队员开枪,对方倒地后,他再次向受害者开枪,然后转向另一名警卫队员并多次射击。 袭击发生后,现场一片混乱。西弗吉尼亚州州长最初甚至误报了两名警卫队员已死亡的消息,随后紧急撤回。这个插曲折射出事件现场的混乱与信息矛盾。特朗普总统下令向华盛顿特区增派500名国民警卫队员,这让这座已部署2300名士兵的城市气氛更加紧张。 🧑 嫌疑人:从美军合作者到枪击者 拉赫曼努拉·拉坎瓦尔的人生轨迹复杂而矛盾。他并非非法入境者,而是通过“欢迎盟友行动”这个官方项目合法进入美国。这个项目旨在安置那些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与美军合作、面临塔利班报复风险的阿富汗人。 拉坎瓦尔在阿富汗的经历颇为特殊。他曾在坎大哈省的军队中服役10年,期间与包括中央情报局在内的多个美国机构有合作。CIA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证实了这段关系,但强调它在“混乱的撤离”后不久就结束了。 据拉坎瓦尔的亲属透露,他有妻子和5个儿子,在阿富汗支援美军时还受过伤。这位亲属对拉坎瓦尔成为枪击案嫌疑人感到震惊不已:“在阿富汗,我们才是塔利班的攻击目标”,“我无法相信他会做这种事”。 🏛️ 政治风暴:谁该为悲剧负责? 枪击案迅速引爆美国政治圈。特朗普总统将袭击定性为“恐怖行为”,并发表了充满愤怒的全国讲话,矛头直指拜登政府。 “这个人——以及许多其他人——本不应该被允许来到这里”,特朗普抨击道,“我们的公民和军人不应忍受拜登政府灾难性失败带来的持续后果”。他誓言要重新审查“在拜登任期内从阿富汗进入我国的每一名外国人”。 特朗普政府迅速采取行动。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宣布“即刻起无限期停止所有与阿富汗国民相关的移民申请处理”。这一决定意味着数以万计寻求安全的阿富汗人的申请将被冻结。 📊 历史阴影:阿富汗撤离的遗留问题 “欢迎盟友行动”是2021年美军混乱撤离阿富汗的后续计划。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那场撤军“造成了13名美国人死亡,使美国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在塔利班面前变得脆弱,最终导致其重新掌权”。 该行动共将约76,000名阿富汗人安置到美国,他们中的许多人曾作为翻译和口译员为美军服务。然而,计划从开始就面临审查不严的质疑。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根据联邦执法档案,拉坎瓦尔于2024年12月申请了庇护身份,并在今年4月23日获得了批准——此时已是特朗普政府执政时期。 🌍 余波:集体惩罚与安全困境 国际难民援助项目对特朗普政府的应对措施发出了警告。他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基于个人行为而惩罚整个民族的政策是不公正和适得其反的。” 声明强调:“寻求保护的阿富汗人——包括那些曾与美军并肩作战的人——不应被抛弃。”这番话揭示了美国面临的核心困境: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不背弃那些曾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美军的阿富汗合作者。 特朗普总统的意图十分明确,他表示要移除任何“不属于这里或对我国无益的外国人”,并直言:“如果他们不能爱我们的国家,我们就不想要他们。” 💎 结语 白宫旁的枪声不仅击伤了两名国民警卫队员,也击中了美国移民政策与国家安全间的敏感神经。当拉坎瓦尔扣动扳机的那一刻,他不仅改变了受害者的命运,也影响了数万名在美阿富汗移民的未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