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陆军副司令刘湘滨说:中日关系现在剑拔弩张,对日本大陆不应该再抱着不开第一枪

萧兹探秘说 2025-11-27 18:19:12

台湾前陆军副司令刘湘滨说:中日关系现在剑拔弩张,对日本大陆不应该再抱着不开第一枪的想法。珍珠港的惨痛教训让世界看到,日本是一个不择手段的国家。当它决定发动战争,特别是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的时候。就会出其不意的给对手致命一击,夺取战略主动。 中日关系现在的紧绷劲儿,早不是“笑脸相迎”能糊弄过去的,尤其是日本这两年的操作,处处透着“不安分”,再揣着幻想就是给自己挖坑。 谁都知道“不开第一枪”是大国风范,可风范得用在懂规矩的主儿身上。日本现在走的路,哪有半分“和平国家”的样子?2025年刚过半,它的防卫预算就飙到了GDP的2%,突破了喊了几十年的限制,拿着这些钱疯狂买装备,F-35B战机一订就是几十架,还琢磨着给驱逐舰装远程巡航导弹,射程直逼1000公里。 嘴上喊着“应对周边威胁”,可这些武器的打击范围,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冲着谁来的。 日本和美国的勾连,简直是形影不离。2025年上半年,光是在东海和南海,美日联合军演就搞了三回,一会儿练“夺岛作战”,一会儿搞“海空协同”,连演习地域都直接划到了咱们的钓鱼岛附近。 日本自卫队的军官更是直言不讳,说要“依托美军优势,构建对华威慑体系”。这哪儿是自卫,分明是把自己绑上美国的战车,想借着别人的势力给自己壮胆,伺机搞点小动作。 有人可能觉得,“日本不敢真动手”,可刘湘滨的提醒恰恰点在这儿。日本最擅长的就是“趁你不备下狠手”。它现在一边在外交场合说“希望对话解决分歧”,一边偷偷升级电子战部队,2025年新成立的“网络防卫总队”,专门针对咱们的通信和指挥系统搞渗透。 这种“明一套暗一套”的玩法,比明着叫板更危险,等你反应过来,可能已经丢了战略主动。 咱们得搞清楚,“不主动开第一枪”不代表“被动挨第一枪”。现在东部战区的海空力量常态化巡航东海,就是在亮明态度:你的一举一动我们都盯着。 日本的侦察机只要一靠近咱们的防空识别区,预警机立马升空,驱逐舰也会及时驱离,这套“发现即跟踪”的流程早就练得熟门熟路。但这还不够,刘湘滨的意思很明确,不能等着日本把刀架到脖子上再反抗,得提前把“底线”亮出来。 看看日本对待钓鱼岛的态度就知道,它从来都是得寸进尺。2025年夏天,居然派巡逻船带着右翼分子闯钓鱼岛附近海域,被咱们的海警船驱离后,还倒打一耙说“中方挑衅”。 这种颠倒黑白的本事,跟它之前在历史问题上的耍赖嘴脸如出一辙。你跟它讲法理,它跟你讲“实际控制”;你跟它讲和平,它跟你讲“国家安全”,对付这种主儿,只能用实力说话。 咱们现在的国防力量早不是几十年前了,航母编队能在西太平洋护航,东风导弹的精准度能穿针引线,可越是这样,越不能掉以轻心。日本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你实力强但态度模糊,它就敢试探你的底线;你态度坚决、准备充分,它反而会收敛。 刘湘滨的话,就是要打破“息事宁人”的幻想,让大家明白,对日本这种国家,客气换不来尊重,只有把拳头攥紧了,它才不敢造次。 说到底,中日关系走到今天,不是咱们想紧张,而是日本一步步把路走窄了。它要是真有诚意,就该停止扩军备战,别再跟着美国瞎搅和,老老实实地回到对话谈判的轨道上。可如果它非要一条道走到黑,抱着“出其不意”的心思搞小动作,那咱们也早有准备。 “不开第一枪”的承诺还在,但“第一时间反击”的能力更硬,真敢越线,等待它的只会是兜头一棒——这一点,日本最好早点想明白。

0 阅读:3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