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目光聚焦于中日博弈,越南一则新闻,引爆航空市场!越南航空突然宣布停飞仅租用半年的中国C909客机,而一个月之后迎来反转,宣布C909又重返航线了!中国正在跟日本外交激战,越南官宣这一消息,像是在站队呀。 今年4月越南旅游旺季刚起头,越捷航空就从成都航空湿租了中国C909客机,专门跑河内—昆岛、胡志明—昆岛这两条热门航线。 这款78到97座的支线客机是真给面子,半年里飞了380多班次没出一次故障,客座率一直居高不下,乘客反馈说舒适度跟空客比也差不了多少,完全是撑起越捷旺季运力的主力。 但谁都没料到,10月中旬合同刚到期,越捷就突然以 “优化机队” 为由把C909给停了,这时候刚好赶上中日外交博弈往热里走,消息一出来整个航空圈都炸了,明眼人都在猜越南这是要往哪边靠。 停飞消息传出来的时候,不少人都觉得这事儿不简单,表面看是商业调整,其实内里全是拉扯,越南这些年一直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当时正琢磨着向美国示好,而C909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客机,自然成了某种表态的工具。 再说越南有规定,湿租的航班得逐步实现机组本地化,可C909的机组全是中方人员,越捷本来计划转成干租自己培训飞行员,结果流程卡壳没跟上,正好借着这个由头停飞,既给了美国信号,又给自己找了台阶,但他们显然没算明白,C909可不是随便能替代的机型。 C909从2002年立项到2014年拿适航证,再到2024年正式用这个商业名称,十几年磨出来的硬实力摆在那,它的每座每公里成本比同级别机型低10%,一年光燃油就能省50多吨,折合下来就是几十万的真金白银。 越捷本身是廉航,利润空间全靠这些细节抠出来,停飞C909后,只能临时调其他机型补位,要么座位数不匹配导致空座率高,要么油耗太高直接吞利润,才一个月就把之前赚的不少钱给吐回去了,运力紧张的问题也没解决,旅客投诉量都涨了不少。 反转来得比谁都快,11月20日越捷就官宣续签半年合同,25 号C909就重新执飞,一天四班比之前还密集,这背后一是现实压力逼得没办法,赚钱的买卖没人会跟钱过不去,越捷这下是真慌了。 二是外部环境也给了底气,10月27日文莱刚给C909发了适航证,涵盖客机、货机好几个机型,越南民航局也跟着把中国的适航标准纳入认可范围,之前担心的欧美认证壁垒,在东南亚终于被撬开了个缺口,这下越捷不用再怕西方那边给压力,续签合同顺理成章。 其实越南对C909的态度早就有苗头,去年3月越南副总理就专门下令让交通部推进C909的认证工作,显然知道这款飞机对他们航空市场的价值。东南亚航线本来就适合C909这种中短程机型,航程2225到3700公里刚好覆盖区域内需求,高温短跑道的适应性更是戳中当地机场的痛点。 老挝航空年初接了C909后首飞就很成功,印尼翎亚航空都已经收了5架,越捷要是真把C909推开,丢的不只是短期利润,更是长期布局的机会。 中日博弈升温的档口,越南这波停飞又复飞的操作,把 “利益优先” 四个字摆得明明白白,日本这些年一直在东南亚航空市场发力,想靠技术输出抢份额,但C909用实打实的性价比赢了。 截至现在,C909在东南亚已经开通15条航线,运了超25万人次,累计交付都超150架了,安全载客更是破了1700万,这些数据比任何政治表态都有说服力,越捷最后还是回头找C909,说白了就是认清了现实——在刚需面前,所谓的站队姿态根本站不住脚。 现在C909重新在越南航线起飞,每天载着乘客穿梭在城市之间,这事儿也给其他东南亚国家提了醒,中国商飞的技术越来越硬,C909的衍生机型都涵盖货机、医疗机了,文莱的适航证更是打开了更宽的出口路。 越南这波折腾虽然让航线停了一个月,但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好的产品从来不怕被临时放弃,而那些想靠政治投机过日子的想法,在真金白银的利益和靠谱的技术面前,终究是站不住脚的,中日博弈还在继续,但C909在东南亚的翅膀,只会越飞越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