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爬树课爆火:4000元装备背后,是教育最该有的样子! 看到上海交大的爬树课,我直接惊掉下巴:小时候被爸妈追着打的“捣蛋行为”,如今竟成了985高校的正经学分课?更让人意外的是,学生穿着4000多元的专业装备,半小时就能解锁“人猿泰山”技能,这波操作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教育? 其实骂“没必要”的人,多半没看懂这门课的玄机。这可不是让学生瞎爬树——课程里藏着野外生存知识、风险评估技巧,连选什么树种、怎么保护树木都要学。穿上头盔、安全带这些专业装备,是把童年的“野玩法”变成了科学可控的运动,既规避了风险,又保留了探索自然的快乐。想想我们当年的体育课,不是跑800米就是练广播体操,多少人抱着“混学分”的心态应付,而上海交大的学生却在爬树时解锁了专注力、勇气和团队协作,这难道不是体育课该有的样子? 有人质疑“4000元装备太贵”,但其实学生根本不用自己买,学校统一配备了20套专业设备,只为保障教学安全。更重要的是,这门课戳中了当代大学生的痛点:天天被网课、自习室、宿舍三点一线困住,对着屏幕emo的年轻人,太需要这样贴近自然的“疗愈时刻”了。研究早就证明,在自然中运动能降低压力水平,增强身体活力,爬树时的每一次抓握、每一步攀升,都是对焦虑情绪的释放。 这门课的爆火,本质上是大家对“僵化教育”的集体反叛。国家早就强调要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可太多学校还在重复着“老一套”。上海交大敢为人先,把看似“无用”的爬树变成“有用”的课程,不仅教会学生技能,更培育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探索精神——这种“事前评估风险、事中调整动作”的能力,放到职场上照样吃香。 当然,有人担心推广难:不是所有学校都有合适的场地,也不是都能承担装备成本。但推广的核心从来不是照搬“爬树”这个形式,而是借鉴这种“以兴趣为导向”的教育思路。就像有的学校开太极课、有的开定向拓展,核心都是让学生主动爱上运动。 当我们还在争论“爬树课有没有用”时,上海交大已经用学生的热情给出了答案。教育不该只有书本和分数,更该有泥土的芬芳、树木的清香,有让年轻人敢闯敢试的勇气。这样的“新奇课程”,多来几门又何妨? 你觉得爬树课该推广吗?如果你的学校开这门课,你会抢着选吗?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