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48岁男子,与同性伴侣的姐姐“假结婚”。结果证刚领完,男子却不幸车祸身亡。母亲担心“儿媳”分遗产,急忙起诉婚姻无效,谁知法院二审判决让她彻底懵了——婚姻有效!目前,老太太不服,正准备申请再审。 “我结这个婚,就是为了多分50平米,完事儿赶紧离!”徐田怎么也没想到,当初干脆利落说出的这句话。会在他死后成为,“妻子”争夺他身后所有财产的的致命一击。 故事要从北京一个即将拆迁的村子说起,48岁的徐田与同性伴侣薛先生已共同生活十年,当感情稳定的他们,听到母亲所在的村子,传来拆迁消息时,并且户口内每人,均可分的50平米的安置房资格时,瞬间激动起来。 要知道,在北京50平米安置资格,再加上几十万的安家费,算下来是一笔接近两百万,如此一笔横财,突然砸到面前,让原本就拥有安置资格的徐田,再次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 那就是和自己同性伴侣,在老家丧偶的姐姐薛女士假结婚,把“一个人”变成“一家人”,这样既不伤害自己与同性伴侣的感情,又可以多拿一份补偿。 于是在五万块“辛苦费”的支持下,2024年12月,两人在焦作领了那张红色的证书。期间没有婚礼,没有共同生活,只有微信聊天记录里,冷冰冰的交易条款。 然而,谁也没料到,意外总比惊喜先来一步。领证后不到两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瞬间夺走了徐田的生命。所有的计划戛然而止,留下的是一地鸡毛。 眼见拆迁的利益还没完全落袋,一个更棘手的问题炸开了,因为在徐田离世的情况下,这个法律意义上的“妻子”,究竟有没有权利分他的遗产? 形势的急转直下,让徐田的母亲措手不及。 她眼睁睁看着这个素未谋面的“儿媳”,一夜之间成了儿子遗产的合法继承人。悲愤交加之下,这位母亲最终选择走诉讼程序,并要求判定这段婚姻无效。因为这位老人坚信,这种目的不纯的结合,法律一定会还她一个公道。 可判决结果让她彻底懵了。法院再三审理均驳回了她的诉求。给出的解释则是,婚姻的效力只看程序是否合法,双方是否自愿,年龄是否达标。至于他们为什么结婚,是为了利益,为了爱情,还是为了其他什么,法律并不深究。 “我们就是走个形式,你怎么还当真了?”面对多次败诉,徐田母亲绝望至极,然而面对如此质问,留给她的只有薛女士平静地回应:“证是真的,我就是合法妻子,有权分割遗产。”可能离世的徐田怎么都没想到,当初那张5万元换来的这张薄薄的证书,此刻却重若千钧。 这件事最刺痛人的地方在于,它清晰地展示了在赤裸的利益面前,情感的脆弱和规则的刚性。徐田试图钻营政策的空子,最终却让自己最亲的人陷入了被动与困境。 更令人唏嘘的是,徐田的同性伴侣薛先生,因为此时的他,在整个事件中仿佛成了一个“隐形人”。因为在法律面前,他们陪伴长达十年的感情,似乎毫无分量。 目前徐田母亲决定申请再审。 只能说,生活这出戏,远比剧本更荒诞。当我们自作聪明地试图玩弄规则时,往往低估了命运的反噬和法律的严谨。每一场精于算计的“捷径”,背后都可能标好了意想不到的价码。 此案警示世人,无论是面对拆迁利益还是其他诱惑,守住诚信与法律的底线,才是对家人和自己真正的负责。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案件同性恋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2025.11|《48岁男子与同性伴侣一起生活十年,为骗拆迁补助与男友姐姐“假结婚”,男子车祸死亡,男友姐姐因遗产起诉其母,男子母亲起诉婚姻无效。法院认定婚姻有效,其母将申请再审。》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