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六年级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没打没骂,叫他到走廊去补,半个小时左右回到了教室。没多久,老师发现这名学生状态不对,赶紧打电话叫他母亲接回看病,母亲说自己忙,老师便安排两名学生将他护送回家。事后,家长带孩子检查,确诊为“童年情绪障碍”,家长一口咬定,怪老师让他娃补作业,体罚他娃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要求学校赔偿9.6万余元。 据新晚报11月26日报道,事情得从去年11月说起,当时,小学六年级的小张因为没写完作业,被老师叫到了教室外头的走廊上补作业,跟他一起的,还有其他六七个同样没完成作业的同学。 这在学校里,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老师既没有大声训斥,更没有动手打人,全程就在教室里忙自己的事,让孩子们自己安静地把作业补完。 大概半个小时后,孩子们陆陆续续都写完了,小张也跟着回了教室,可就在这之后,事情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发现小张整个人蔫蔫的,精神头很差,身体还有点发抖,经验丰富的老师马上就觉得,这孩子可能是身体不舒服了。 她二话没说,立马就给小张的妈妈打了电话,让她赶紧来学校把孩子接走,最好是去医院看看,可电话那头,孩子妈妈说自己正忙着,实在走不开,让老师想办法让孩子自己回家。 老师不放心一个生病的孩子独自回家,就特意安排了两个同学,一路护送着小张回了家。 从发现孩子不对劲到联系家长,再到安排同学护送,整个过程也就十几分钟,可以说老师的处理方式是相当及时和负责任的。 谁都没想到,这件看似普通的小事,后来竟然会掀起这么大的波澜,从那天以后,小张的身体就一直没好利索,家里人带着他跑了好几家医院,最后在精神卫生中心被确诊为“童年情绪障碍”。 这个诊断结果,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孩子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得了这么个心理上的病呢?孩子家长左思右想,最后把矛头指向了学校,指向了那天让小张在走廊补作业的老师。 他们一口咬定,就是因为老师的这个行为,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才导致了现在的病,在他们看来,让孩子在走廊补作业,就是一种变相的体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于是,他们找到了学校,要求老师当面给孩子道歉,并且赔偿孩子看病花掉的所有钱,学校这边听了,感觉比窦娥还冤。 老师让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补作业,这是天经地义的教学管理行为,怎么就成了体罚了呢?监控录像清清楚楚地显示,老师全程连一句重话都没说,更别提动手了。 再说了,孩子生病,谁都不想看到,但这跟学校的正常教学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学校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自然不应该承担这个赔偿责任。 双方来来回回谈了好几次,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小张的家长一怒之下,直接把学校和老师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各种费用加起来一共9万6千多块。 法庭上,家长的理由还是那个:老师的“体罚”导致了孩子的病,但是,当法官要求他们拿出证据,证明“在走廊补作业”和“患上童年情绪障碍”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时,他们却拿不出来了。 原来,为了打这个官司,他们之前自己找了足足6家司法鉴定机构,想做一个鉴定,来证明这两件事之间的关系。 可结果呢,这6家机构都明确表示,这种鉴定超出了他们的技术能力范围,根本做不了,这就很尴尬了,打官司讲的是证据,你不能凭自己的感觉和猜测就让别人承担责任。 法律上有一条规定得很清楚,谁主张谁举证,现在,家长拿不出最关键的证据,这个官司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法院经过审理,查看了当天的监控,确认了老师的行为属于正常的教育管理范畴,并且在发现学生异常后也尽到了及时救助的责任,最终,法院驳回了学生家长的全部诉讼请求。 这个结果一出来,网上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很多网友都觉得法院判得太对了。 有网友说:“幸亏有监控,不然老师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现在有些家长真是太玻璃心了,把孩子惯得说不得、碰不得。” 还有人评论:“支持法院!如果这都判学校赔钱,那以后哪个老师还敢管学生?干脆都放任自流得了,反正写不写作业都一样,谁也不用负责。” 说实话,看到这个判决,我们心里都松了一口气,它不仅仅是还了学校和老师一个公道,更重要的是,它守护了教育的底线和尊严。 老师对学生的合理管教,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连让学生补个作业都要担惊受怕,都要面临被告上法庭、索要巨额赔偿的风险,那我们的教育还怎么进行下去? 我们理解家长爱护孩子的心情,孩子生病了,做父母的肯定心急如焚,但是,爱孩子不等于无理取闹,更不等于可以随意地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希望这样的“校闹”事件能少一点,让教育回归它本来的样子。 信源:新晚报2025-11-26——山东枣庄一名6年级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被班主任要求在走廊补写半小时作业。事后该生被诊断为“童年情绪障碍”,家长起诉学校索赔9.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