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又改口了,否认了自己的说法。她声称,自己并没有下令修改“无核三原

探修説 2025-11-27 13:37:58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又改口了,否认了自己的说法。她声称,自己并没有下令修改“无核三原则”,只是对三项战略文件进行修订!她还辩解称,日本严格将“无核三原则”作为政治方针来遵循,而且坚持“不运进核武器”的原则。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改口戏码,让东亚安全局势的暗潮浮出水面。 当她在国会答辩中反复强调"从未下令修改无核三原则"时,台下反对党议员举起的1967年《国会答辩录》复印件显得格外刺眼——那份文件里,时任首相佐藤荣作明确将"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定为国策,墨迹至今未干。 故事要从三个月前说起。 高市内阁公布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修订草案中,"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的表述引发轩然大波。自卫队退役将领在电视上直言:"没有核武器的反击能力,就像拿着木棍对抗机枪。" 这话戳中了日本的七寸——美国在冲绳部署的核武器运输车轨迹,每年都会被《朝日新闻》曝光,这种"核共享"的默契,让"不运进"原则成了半透明的窗户纸。 真正让高市慌了神的,是广岛市长松井一实的公开信。信中提到:"去年8月,自卫队悄悄将300个集装箱运进广岛港,码头工人拍到了'特殊辐射屏蔽'的标识。" 这种来自核爆亲历者的质问,比任何外交抗议都更致命。 要知道,广岛市议会每年都会否决自卫队的献金申请,民意的高压线碰不得。 修订的三份文件里,最微妙的是《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 原本禁止向冲突地区出口武器的条款,被改为"视地区稳定情况判断"。 三菱重工的游说团队三个月内拜访了23次防卫省,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向澳大利亚出口的"苍龙"级潜艇需要搭载美国的核动力系统。 这种擦边球操作,让"不运进"原则变成了文字游戏——只要不直接运核弹头,搭载核反应堆的潜艇算不算"运进核武器相关设备"? 美国的态度是关键。驻日大使伊曼纽尔在闭门会议上警告:"拜登总统不想在广岛G7峰会期间,看到东道主讨论核政策转向。" 这话背后,是美国对东亚核扩散的恐惧——韩国正在偷偷研发铀浓缩技术,朝鲜的导弹射程覆盖关岛,日本若突破底线,整个西太平洋的核平衡将彻底崩塌。 高市团队不得不算笔账:去年日本从美国进口的"战斧"导弹,每枚都附带"使用需经美方同意"的条款,这种被拴住的"反击能力",真的能保护本土吗? 最讽刺的是自卫队的实战推演。2025年春季演习中,模拟朝鲜导弹袭击时,九州基地的指挥官下意识地呼叫"请求美军核支援",却被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卡住——文件明确写着"未经协商不得使用核武器"。 这种制度性的尴尬,让高市不得不在修订文件时玩起文字魔术:把"对敌基地攻击"的主体从"自卫队"改为"国家",试图模糊军事行动的性质。 在野党深挖的细节更耐人寻味:防卫省2024年的预算里,有27亿日元用于"核污染应急设备研发",采购清单包括微型辐射监测机器人。这种"以备万一"的准备,与高市"坚持无核"的表态形成诡异对冲。 就像去年福岛核污水排海时,东电一边说"安全",一边悄悄给员工加薪30%——身体永远比口号诚实。 这场改口戏的本质,是日本在"美国保护伞"与"自主防卫"之间的撕裂。 当高市在记者会上反复强调"不运进核武器"时,台下记者翻开的2023年《防卫白皮书》显示:驻日美军的"核手提箱"保管制度,允许两名美国士兵在紧急情况下启动核装置。 这种"核共享"的现实,让"无核三原则"成了遮羞布——就像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碑文写着"绝不再战",而墙外的自卫队基地里,正在测试能打到平壤的12式反舰导弹改型。 或许正如核裁军专家中田美智子所言:"日本不是在修改原则,而是在给原则打补丁。当补丁多到盖不住漏洞时,整件衣服就该换了。" 高市的改口,不过是这件千疮百孔的"无核外衣"上,又多缝了一道显眼的针脚。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