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敢信,如果一个双人制毕业生跟一个研究生同时应聘德国企业,企业反而会选择双人制的学生。这不是说研究生能力不够,而是培养路径完全不同——研究生往往在细分领域钻研精深,比如能把某个公式算得极为精准;而双元制更注重全面技能和动手能力,目标是把一个行业“吃透”。 就拿汽车制造专业的双元制培养来说,学生三年中有七成时间都在企业实训。师傅会手把手带他们拆解燃油发动机、检测活塞磨损、更换离合器片、补充变速箱油,连四轮定位仪、轮胎拆装机这类设备,都得熟练得像用自己手机一样。而一些研究方向偏理论的研究生,也许论文写得漂亮,可实际换个刹车片,却可能连先拆哪颗螺丝都不太确定。老一辈有经验的工程师常说:没亲手拆装过几次发动机,图纸画得再漂亮,也难理解零件的实际状态。 双元制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学习期间就能获得收入,每月差不多能拿到一千多欧元的补贴。而且大部分人毕业后,直接就留在了培训企业。企业既然投入资源培养你,自然也希望你能留下发挥作用,所以薪资和发展空间普遍不错。 更灵活的是,选择双元制并不妨碍继续深造。你完全可以先积累技能和工作经验,之后再申请进入高校学习,相当于为未来铺了多条可进可退的路。 总结来看,研究生是“专才路线”,而双元制更像是“通才+实干派”。如果你希望真正掌握一门扎实的技术,毕业后工作不愁,那这确实是一条值得考虑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