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美国卖给我国的一架“黑鹰”直升机,飞行时间才300多小时就在青海坠毁。 当时这架直升机正在执行运输任务,突然失控从空中坠落,机上3名机组人员当场牺牲,15人受伤,这样的结果让所有人都难以接受。 毕竟这架直升机刚投入使用没多久,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悲剧呢? 事故发生后,中国军方调查组立刻对残骸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他们把直升机的各个部件拆解编号,用专业的设备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到事故的真相。 在尾桨传动轴断裂的地方,调查人员发现了一道0.2毫米深的弧形刀痕,这个发现让大家心里有了一些猜测,难道是这个刀痕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尾桨传动轴是直升机的关键部件,正常情况下应该经过多道质检工序,像超声波探伤、磁粉检测这些都不能少。 西科斯基公司作为生产方,怎么会让带有这种明显缺陷的部件出厂呢?后来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当时可能因为冷战末期美军订单压力大,公司为了赶产能,在质检环节出现了疏漏,才让这个有问题的部件蒙混过关。 中方在1987年12月就提交了首份调查报告,可美方却一直拖着不处理,说是需要总部技术复核,这一拖就是4个月。 期间西科斯基公司甚至不接中方的电话,这种态度实在让人失望。 其实他们心里可能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不想承担巨额赔偿,另一方面也怕承认质量问题影响“黑鹰”直升机在国际市场的销量,毕竟当时他们还在竞标沙特、韩国的订单。 美方后来还想把责任推给中方,说可能是中方在高原维护不当,沙尘环境加速了部件磨损。 但中方拿出了完整的维护记录,每50小时的例行检查数据、美方提供的专用润滑油型号、尾桨系统扭矩测试报告都清清楚楚,而且同期同批次的其他23架直升机都没出现异常,这些证据让美方的说法不攻自破。 最后美方专家组来华,虽然一开始还想回避传动轴刀痕的问题,只挑一些小毛病,比如飞行员操作手册翻译误差之类的,但中方技术团队当场播放了断口显微视频,还引用了美国联邦航空局之前的类似判例,美方这才不得不承认制造缺陷是主因。 不过最后只赔偿了300万美元,这还不到中方实际损失的三分之一,当时咱们在国际军贸谈判中确实没什么话语权。 这次事故也给咱们提了个醒,核心技术光靠买是不行的,必须得自己掌握。 1989年,中央军委专门开会把直升机研发列为国防科技重点工程,原航空工业部马上启动了直-8国产化改进项目,后来还立项了直-10武装直升机。 技术团队从黑鹰事故中吸取教训,在传动轴加工工艺中引入了好多新标准,就是为了避免再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 如今咱们的直-20通用直升机已经实现了关键部件100%国产化,涡轴-10发动机的疲劳寿命能达到6000小时,比当年黑鹰的设计标准还高不少,而且还出口到了巴基斯坦等国家。 2023年中国航空工业发布的《直升机质量白皮书》显示,国产直升机的“致命缺陷率”已经降到了0.03‰,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从1987年的那场事故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们国家的直升机工业经历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再到技术反哺的过程。 这道0.2毫米的刀痕,虽然当时给我们带来了伤痛,但也让我们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国家安全,必须建立在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 现在国产直升机翱翔在青藏高原的时候,它们不仅在完成运输任务,更在告诉世界,中国工业已经在挫折中成长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