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医院拼二胎,5岁的哥哥一个人在家,烧到抽搐,最后孤零零地走了。那一刻,我耳边嗡嗡响,仿佛听见孩子细软的声音在喊“妈妈,我难受”,可房间里只有冰冷的墙壁回答他。 听说那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妈妈就挺着大肚子去了医院,留哥哥在家睡觉。她想着,就几个小时,大宝平时也乖,给他平板放了动画片,床头摆了温水和退烧药,还反复叮嘱:“宝贝,睡醒要是还烫,就喝这个甜甜的药,然后给妈妈打电话,好不好?”小家伙半梦半醒地点头,奶声奶气地说“好”,还比了个OK。妈妈亲了亲他的额头,关门的手都是抖的,可她还是走了——她得去保肚子里那个才七个月的小生命。 医院走廊长得走不到头,她一边吊着保胎针,一边盯着手机,生怕错过儿子的视频。十点来钟,孩子真的打过来了,小脸红得像苹果,声音黏糊糊:“妈妈,我头好晕。”她心口一揪,赶紧哄他喝药,又远程教他怎么把毛巾弄湿敷额头。那边乖乖“嗯嗯”,挂断前还撒娇:“妈妈快回来,我想你了。”她眼泪差点掉下来,却只能咬牙说:“宝贝再等等,妈妈把妹妹稳住了就飞奔回家。” 可谁也没想到,那竟是母子最后一次说话。后来我们听邻居说,大约中午,楼道里传来“砰”的一声闷响,像玩具倒地。隔壁奶奶出门一看,孩子趴在客厅地板上,小脸由红转紫,呼吸弱得几乎看不见。奶奶吓得魂飞魄散,一边打120一边喊孩子名字,可孩子只发出小猫似的哼哼。救护车呼啸来时,瞳孔都散了。医生摇头:“高烧惊厥,拖太久了。”一句话,像钉子钉在所有人的心上。 消息传回产房,妈妈当场崩溃,不顾针头还扎在胳膊上,拔了就往外冲,血珠顺着路滴了一地。她跪在急救室门口,哭到失声,求医生再救救,可机器上的直线冷酷得要命。她抱着孩子冰凉的小身体,像抱回刚出生时的那团软肉,一声声“宝贝回家”叫得围观的人全掉泪。旁边护士说,她当时嘴里反复念叨:“妈妈只离开了五个小时,怎么就把你弄丢了?”听的人心都碎了。 网上吵翻了天。有人骂妈妈偏心,为了二胎连大宝都不要;有人喊“爸爸呢,爷爷奶奶呢,全死光了吗?”可真相是,爸爸出差在千里之外,老人都在外地,疫情加上临时封控,根本赶不过来。妈妈平时一个人带俩,产检都推着哥哥去,那天实在是医院规定只能孕妇进,她才把孩子单独留下。谁都不是故意,可悲剧就这么活生生发生。 想到他前一晚还在幼儿园手工课上,用彩纸折了一颗歪歪扭扭的“爱心”,说要送给即将出生的小妹妹,让她一睁眼就看到哥哥的欢迎礼。那颗爱心如今被妈妈死死攥在手心,皱得不成样子,像被揉碎的月亮。有人说,如果当时家里装个摄像头,如果邻居再早一点发现,如果退烧药剂量再大一点点……可世上最缺的就是“如果”,最疼的就是“来不及”。 产房那边,妹妹还是提前来了。她呱呱坠地时,妈妈正抱着哥哥的骨灰盒,眼泪哭干到滴不出一滴。医生把襁褓递过去,她本能地伸手,却在碰到女儿脸蛋那一刻缩回来,像被烫到。她颤抖着说:“姐姐还没看弟弟一眼,怎么就走了?”一句话,把全屋的医护人员都说哭了。后来,她坚持让妹妹用了哥哥的小名,她说要让天上那颗星星知道,妈妈没有忘记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爱他。 每个孩子都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肋骨,断一根,就空一辈子。肋骨再也长不回去,可日子还得往前走。妈妈以后可能会给妹妹讲哥哥的故事,说他曾经多么期待当哥哥,说他也曾把全世界最甜的笑容留给了这个家。说着说着,她也许会摸摸胸口那个永远漏风的地方,轻轻告诉天上的孩子:妈妈错了,妈妈来了,下辈子换你等妈妈,好不好?来源:经视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