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了 11月24日,综合日媒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大型无人机“海上卫士”23日在北九州机场着陆时,螺旋桨和尾翼与跑道接触并受损,国土交通省已将其认定为“重大事故”。 这架无人机可不是便宜货,日本海上保安厅去年花了40亿日元,从美国通用原子公司买回来这款MQ-9B“海上卫士”。 它全长11.7米,翼展能达到24米,差不多是两架家用轿车并排的长度,能在空中连续盘旋35小时不落地。机身上装着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红外夜视摄像头,10公里外的船只都能看清,夜间拍摄分辨率更是精细到0.1米,摆明了就是冲着东海海域监控来的。 谁能想到这么一款号称“全球最先进”的侦察无人机,栽在了最基础的着陆环节。当地时间23日下午6点半左右,这架无人机完成东海巡航任务返航。地面操作人员远程操控它降落时,机身突然失去平衡,猛地向前倾。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先撞上跑道,4片桨叶尖端当场弯曲变形,紧接着垂直尾翼顶端也蹭到地面,留下明显摩擦痕迹。 事故发生后,无人机彻底失去自行移动能力,残骸散落在跑道边,碎片蔓延了十多米远。北九州机场赶紧关闭跑道清理现场,这一关就是40分钟。后续3架民用航班被迫延误,不少旅客只能在机场焦急等待。消防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排查隐患,好在没有造成人员受伤,否则麻烦只会更大。 日本运输安全委员会已经派了两名航空事故调查官介入,初步调查结果指向着陆失控和机械故障,还提到了“风切变”的影响。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问题所在,北九州机场常年风速保持在15米/秒以上,而这款无人机的操作手册明确要求,着陆时风速不能超过12米/秒。明明知道环境不达标,日本海上保安厅还是硬要让它上岗,这不就是典型的水土不服吗? 更有意思的是同一天出事的还有美军同款无人机,驻韩美军一架MQ-9“死神”无人机,凌晨从群山空军基地起飞后,在黄海海域突然失联,最后确认坠毁入海。两架同型号无人机一天之内接连报废,概率低到堪比连续中两次彩票头奖。 日本引进这架无人机的心思昭然若揭。近年来中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的巡航越来越常态化,日本海上保安厅跟不上节奏,就想着靠高科技装备补位。他们把这架无人机部署在北九州,专门用来监视中国海警的活动,想在东海刷存在感。 可现在倒好,装备还没派上正经用场,先在自家机场出了洋相。40亿日元换算成美元差不多8000万,就这么打了水漂。日本网友看完新闻直接炸了锅,有人吐槽“花纳税人的钱买了个祖宗,连着陆都不会”,还有人调侃“这哪是海上卫士,分明是跑道杀手”。 更尴尬的是这款MQ-9B无人机的事故率本来就不低,2022年也门胡塞武装就击落过同款机型,2023年美军的同系列无人机在黑海还被俄军战机逼退过。五角大楼自己都承认,这类无人机自卫能力差,容易受电磁干扰,在复杂环境下很容易出问题。 日本海上保安厅本来想靠这款无人机提升监控能力,结果反而暴露了自身短板。操作人员对设备不熟悉,部署环境又不符合要求,这样的情况下强行使用,不出事才怪。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还在进行,但不管最终结论是什么,这架无人机短期内肯定没法再执行任务。 这场“重大事故”给日本提了个醒。想要靠引进外国装备在周边海域搞事情,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操作水平和部署条件。不然花大价钱买回来的高科技,最后可能只会沦为网友的笑柄。东海海域的和平稳定,从来不是靠一两架不靠谱的无人机就能改变的,日本与其白费功夫搞这些没用的,不如踏踏实实坐下来沟通协商。 来源: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