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因暴饮暴食逝世,年仅35岁,死后在他枕头和床铺下发现很

陈砚之 2025-11-25 19:17:09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因暴饮暴食逝世,年仅35岁,死后在他枕头和床铺下发现很多糖纸。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曾“一日饮冰五六斤”,自己还记载过:“食生姜炒鸡三大碟,虾仁面一小碗,苹果五个。明日肚子洞泄否,一任天命耳”。 苏曼殊出生于1884年,在日本横滨长大,父亲是广东商人,母亲是当地女子,两人无正式婚姻。他五岁被带回广东老家,家族富裕却对他冷眼相待,因出身问题住厨房吃剩饭。一次生病被扔柴房,自行熬过高烧,从此对甜食产生依赖。十二岁时他逃到南京寺庙出家,聪明被方丈收徒,但不久因吃鸽子肉被赶走。后来多次出家尝试,都因饮食违规失败。寺中人说他不专注修行,只顾口腹。十五岁再赴日本求学,在大同学校和早稻田大学读书,加入革命团体,结识多名文人。他的才华显露,精通多国语言,写诗作画翻译作品,却在饮食上放纵无度。 留学日本期间,苏曼殊的饮食习惯开始失控。他常买大量冰块,一天吃掉五六斤,凉意入体导致胃部不适,但仍坚持。日记中记录一次吃三盘炒鸡加面条和苹果,不在意次日腹泻。早稻田大学时,课余去街头买点心,同学劝阻无效。他转到振武学校,军训后溜出买糖,牙疼也不停。1903年参与拒俄活动,在集会后大吃食物,腹胀写下随天意的话。这种吃法从日本带回国,在香港编辑工作时继续,吃糖成瘾甚至拔金牙换钱。朋友见他这样,说他像孩子,他承认要补小时候缺失。肠胃逐步损坏,却没当回事。 回国后,苏曼殊的暴食问题加重。1904年在香港,他去茶楼吃甜点,一次吞一斤糖,朋友劝节制无果。1907年加入南社,在上海买栗子和年糕,一天吃光几包。编辑刊物时,办公室糖纸堆积。陈独秀来看,说他吃糖幼稚,他说补亏欠。一次拔牙买糯米糕,吃到胃痛。1910年后胃病频发,在广州买冰一天六斤,吐血还吃。1912年在南京聚会,吃炒鸡三盘加水果,次日病倒几天。鲁迅知晓,说他不顾身体。1915年在上海偷吃五十包子,动弹不得。1917年胃痛检查,医生说溃疡严重要禁食,他出院后照旧。 1918年春天,苏曼殊胃痛入上海广慈医院。医生诊断肠胃溃烂,叮嘱禁甜食生冷,否则危及生命。他住院仍偷溜买点心,一次换盒糕栗吃光。护士见他汗流,他已难受。另求朋友带冰淇淋,一天半包融化洒床。藏糖纸增多,枕头床底满包装。5月1日晚要糖,说无甜难熬。护士走后塞嘴,吃到半夜痛剧。次晨护士进门,见不动,检查无息。死因多年暴食致穿孔感染,糖纸和冰淇淋包装证实未克制。医生多次警告,他点头后偷吃。住院偷溜吃八宝饭年糕冰淇淋,回院腹胀亡。 苏曼殊的暴食源于童年创伤。小时候缺爱,受尽白眼,甜食成慰藉。成年后这种依赖演变为不顾健康的行为,日本留学强化了它。一天饮冰五六斤是常态,吃炒鸡三盘加面水果常见,导致肠胃负担过重。日记显示他知风险,却任天命。朋友劝阻,他说甜可靠。住院偷吃加重病情,5月2日离世时糖纸堆积。他的习惯从留学起积累损害,在大同学校买糖果一斤,同学说他贪嘴,他说解乏。早稻田宿舍藏冰每天五斤,疼睡不着还吃。振武军训买点心吃撑。拒俄东京集会吃食物腹泻写不管后果。 回国香港编辑吃糖拔牙买。上海市场买栗子几斤。南京聚会吃鸡水果病倒。广州饮冰六斤吐血。住院前多次痛没改。广慈治疗偷溜吃甜食病情重。5月1日吃糖过多穿孔。他的暴食不止甜,还其他食物。日本吃六十包子撑不动。回国五十包子常见。医生说坏身体不理。日记多次记录吃三碟鸡一碗面五苹果,任腹泻。肠胃逐步破坏致命。朋友劝无效,他说甜可靠。住院吃冰淇淋融洒床。护士糖纸已晚。死与不节制相关。

0 阅读:0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