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冬天,成都街头寒风刺骨,一个四岁的男孩攥着母亲改嫁时留下的旧棉袄,站在陌生的巷口。 这个后来被叫做李伯清的孩子不会想到,自己蹬三轮车拉河沙的力气,有一天会变成茶馆里让满堂喝彩的醒木声。 十三岁那年,李伯清揣着小学毕业证走进木器厂,刨子磨破手掌的血泡和着木屑结成痂。 他当时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能顿顿吃上回锅肉,后来蹬三轮车拉河沙时,连这个念想都得省着点想。 1979年那个秋天,妻子收拾行李离开的脚步声,和儿子李静躲在门后压抑的抽泣,成了他这辈子最沉的包袱。 本来想就这样熬到退休,没想到1980年在锦江茶馆插了句嘴,倒让说书先生拉着上了台。 "随便屙嘛"这句后来传遍四川的口头禅,最初不过是他形容工地上临时厕所的笑话。 1994年《徐洪刚热血颂》拿奖那天,他躲在后台啃了三个馒头,搞不清是该哭还是该笑。 磁带店老板说他的评书磁带堆到天花板,可他总觉得不如当年拉河沙时挣得踏实。 2007年彭州三昧禅林的钟声里,李伯清摸着光头笑称这是"退休生活2.0版"。 其实十二年前皈依时,他就常把"人生苦短"挂在嘴边。 如今不接商演,倒把佛家的"报四重恩"编进评书,给农民工春晚说段《打黄盖》,台下师傅们的掌声比当年拿金奖还让他动心。 去年在金牛区看皇家贝里斯俱乐部训练,那帮踢足球的娃娃让他想起年轻时蹬三轮的自己。 俱乐部如今有5000多个学员,亚足联A级教练带着他们满中国拿冠军,怕是比他当年扛河沙更有出息。 徒弟闵天浩结婚时,他送的"六心"箴言里,"对徒弟要有爱心"这句话,是当年木器厂老师傅教他的。 今年7月在市文化馆讲座,李伯清把成都的变迁说成了"盖碗茶里的龙门阵"。 台下200多个听众跟着他的节奏笑,线上九千人点赞,这场景让他想起三十年前茶馆里的盛况。 张靓颖说全家都是他的粉丝,吴孟达讲戏演得好不如做人好,这些话他都记在心里,只是觉得自己不过是个会摆龙门阵的老成都。 前阵子当"金牛故事王"评委,有选手问他成功的秘诀。
1947年冬天,成都街头寒风刺骨,一个四岁的男孩攥着母亲改嫁时留下的旧棉袄,站在
君轩谈历史
2025-11-25 18:43: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