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信任换来38万债务!”老板以“人情”为饵诱员工网贷55万,事后竟称涨工资是

欣姑娘耕耘 2025-11-25 08:20:43

“七年信任换来38万债务!”老板以“人情”为饵诱员工网贷55万,事后竟称涨工资是“付利息”!职场信任崩塌是道德沦丧还是另有隐情? 王女士和前老板纪某原本有着七年的共事情谊,这份信任本该无比珍贵,谁能想到这七年的信任最后却成了王女士陷入巨额债务深渊的“导火索”。 2024年纪某找到王女士,满脸愁容地说自己“发不起工资”了。他苦苦哀求王女士希望她能以个人名义通过网贷平台贷点款,帮他渡过难关。他还信誓旦旦地承诺半年内一定还清所有贷款,并且还和王女士签订了协议,愿意用校区股份和营业执照作担保。王女士心地善良又念着和纪某多年的情分,没多想就答应了。她通过三家网贷平台一共贷了55万元全部交给了纪某。 刚开始纪某还按照约定偿还了一部分贷款。可到了还款后期他的态度就变了,开始一次次地拖延。王女士为了催债真是受尽了折磨。她频繁地给纪某打电话、发消息,甚至不惜下跪乞求他尽快还钱。可即便如此纪某还是只偿还了一部分贷款,剩下的38万本金加上利息压得王女士喘不过气来。 纪某却有自己的“苦衷”,他辩解说教培机构倒闭了,自己还负债400多万,资金链彻底断裂实在没有能力偿还这些债务。可这所谓的“苦衷”在王女士的痛苦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更让人绝望的是这份看似有保障的协议,实际上存在巨大的漏洞。协议里说用“股份抵债”,可因为没有办理股权质押登记,公司破产后这些股份的实际价值就归零了。而营业执照转让根本就不具备债务清偿的效力。这就好比给王女士画了一张大饼,看着诱人却根本吃不到嘴里。 就算王女士去起诉纪某并且胜诉了,也可能会面临“空判”的风险。因为如果纪某名下没有资产,比如他已经离婚并且转移了财产,那么法院的判决就成了一纸空文。就像浙江的黄女士恋爱时被骗贷46万,男方也是“无资产可执行”,黄女士只能独自承受这巨大的损失。王女士的遭遇和黄女士何其相似! 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指责纪某是在利用“人情绑架”王女士。他当初用“一起扛”“N倍报答”等话术诱导王女士贷款,事后却把给王女士涨工资(从6000元升至1.5万)说成是“变相付利息”,这分明就是把债务责任转嫁给了员工,实在是太过分了。 在我看来这件事给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在职场上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被别人的“人情牌”所迷惑。信任是珍贵的但不能盲目。当涉及到金钱和利益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签订合同、办理相关手续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让那些利用他人信任进行欺诈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让我们的职场环境更加健康、公平。 你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更多的人提高警惕。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点赞、转发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职场“人情陷阱”的危害。也别忘了关注我,我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新闻和深度分析! (事件来源:1818黄金眼)

0 阅读:12
欣姑娘耕耘

欣姑娘耕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