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不冤?”四川遂宁,女子打电话让丈夫接她下班,可丈夫却没接,女子心里憋了股火,回家后和丈夫大吵一架,争执中,女子扬手给了丈夫一巴掌,没想到,丈夫反手还了她一巴掌,还把她打成耳膜穿孔,经鉴定为轻伤二级,这下性质彻底变了,检察院认为应该以故意伤害罪追究丈夫的刑事责任,可丈夫一方认为这是正当防卫,顶多算防卫过当。法院判决出乎意料! “你说这一巴掌到底值不值?”一位在法院外等宣判的旁听者低声嘀咕。话音刚落,旁边几个人同时叹了口气,这场夫妻吵架,从一开始谁也没想到,会闹到刑事案件这一步。 其实刚开始两人吵得没多狠,但可能是话赶话上头了,胡某情绪失控,抬手就是一巴掌,陈某被打懵了,下意识反手回了一掌。这一下却远比胡某想象的更重:她被打得耳朵剧痛、头晕,被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耳膜穿孔,构成轻伤二级。 这一下,已经不是“夫妻吵架”四个字能概括的了,因为轻伤二级意味着犯罪门槛直接被踩了个正着。警方介入,检察院立案,这对夫妻的婚姻问题瞬间变成了刑事案件。 接下来最关键的一幕,发生在法庭上。 在庭审中,陈某的辩护人给出的观点很明确:这不是恶意伤人,这是家庭内部争执,是胡某先动手,是她先施暴,所以陈某的行为是防卫。他们甚至进一步解释,既然造成了轻伤二级,那也最多属于“防卫过当”,应当减轻处罚,甚至可以适用缓刑。 听上去逻辑好像没问题,毕竟很多普通人的第一反应也是:对方先动手,我还一下怎么就成犯罪了? 可法院不这么认,法院审理后给出了解释: 首先,陈某的反击不是为了制止妻子。也就是说胡某的那一巴掌已经结束,陈某的回击属于“报复性”动作,而不是“制止伤害”。 而且,陈某主观上也不具有防卫意图。防卫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让对方停止继续侵害,而不是为了“你打我我就要打回去”。 不过陈某也不是毫无减轻情节。他在事后并没有抵赖,积极认错。所以最终陈某因故意伤害被判拘役六个月,这件家庭纠纷最终以刑事案件收尾,而这对夫妻的关系,也在一桩刑事判决后,多半再难恢复。 谁也没想到,一个电话没人接,换来的是一次情绪失控;一次吵架没收住,换来的是两记失控的巴掌;而一个反手的动作,换来的却是一纸刑事判决。 很多人觉得:“夫妻之间吵架,不就一巴掌的事吗?怎么能算犯罪?”但法律从来不管你们是什么关系,只管行为后果。 所以这个判决,也给所有家庭都提了个醒:家务矛盾能用嘴解决的千万别用手,因为动手那一瞬间,法律就有权接管你的结局。 信息来源: 极目新闻丨妻子扇丈夫耳光,丈夫还手扇妻子耳光致其轻伤,是防卫过当还是故意伤害?法院判了 文丨小王 编辑丨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