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至20日,中美两军在夏威夷檀香山举行的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有渔儿 2025-11-24 15:23:16

2025年11月18日至20日,中美两军在夏威夷檀香山举行的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MMCA)会议,围绕降低海空领域“不安全、不专业接触”风险达成多项具体成果。 一、机制化共识与规则完善 1. 评估《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执行情况 双方系统回顾了2024-2025年度《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的落实情况,确认该准则在规范一线部队互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同意针对新兴场景(如无人机侦察)补充操作细则。 2. 建立风险案例共享机制 会议梳理了近两年典型海空相遇案例(如2024年南海P-8A反潜机与歼-11对峙事件),形成“风险场景清单”并制定分级响应预案,要求双方部队在类似情境中优先采用避让通信频道(如VHF138-140MHz)。 二、专业性提升措施 1. 联合发布《海空相遇安全操作手册》 基于本次磋商成果,双方将共同发布一版包含12类场景(如舰艇近距离伴航、战机拦截程序)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明确安全距离(如舰艇≥500米、战机≥1000英尺)和通信协议。 2. 强化人员培训与模拟演练 同意在2026年开展两次联合模拟推演,重点测试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避碰协调能力,并互派观察员参与对方海军航空兵战术训练。 三、多边框架对接 1. 衔接西太平洋海军论坛(WPNS)规则 双方承诺推动本次磋商成果与《海上意外相遇规则》(CUES)的兼容性修订,为2026年WPNS峰会提供实践范本。 2. 开放第三方观察员机制 同意邀请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域内国家代表列席2026年工作组会议,增强规则透明度,但明确排除北约成员国参与。 四、分歧管控与后续议程 1. 明确核心利益红线 中方再次申明:坚决反对美军以“航行自由”为名进入中国领海基线12海里内,或在东海、南海实施抵近侦察;美方未就此作出实质性让步,但承诺“评估行动必要性”。 2. 锁定2026年优先议题 双方同意将“无人系统安全规则”“战略轰炸机相遇规范”“南海岛礁附近空域管理”列为下阶段磋商重点。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有渔儿

有渔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