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南非约翰内斯堡G20峰会首日,马克龙发出强烈警告! 马

沧海一说客 2025-11-24 12:34:52

11 月 22 日南非约翰内斯堡 G20 峰会首日,马克龙发出强烈警告! 马克龙直言:“G20 或许已步入周期尾声!” 不过,这位曾预言北约 “脑死亡” 的法国总统,再次以 “悲剧预言家” 姿态断言多边机制失灵。 然而戏剧性的是,峰会当天即通过 122 条联合宣言,甚至未纳入美国意见。 美媒嘲讽称,马克龙的 “末日论” 恰似重演 2019 年的北约预言,如今 G20 用行动证明,没有霸权国家的阻挠,多边合作反而迸发出更强生命力。 这场被预言为 “终结” 的峰会,最终成为全球南方崛起的里程碑,也让马克龙的预言陷入尴尬境地。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马克龙对G20的存续隐忧绝非空穴来风。作为“自我遴选”的集团,其成员资格缺乏透明标准,合法性长期受质疑。 尽管覆盖全球85%GDP和67%人口,但非洲仅南非为正式成员,非盟要到2025年才以“共同代表”加入。 这种代表性失衡让非洲国家的关键矿产开发、气候融资等诉求长期边缘化,而决策层面沿用的G7共识原则,更是让单个国家就能否决提案,此前美国就多次阻挠债务减免协议。 颇具讽刺的是,本次美国缺席后,峰会反而“开幕即定调”快速通过宣言,印证了霸权国家成为障碍时,机制“去霸权化”可能加速的判断。 峰会更标志着全球治理格局的转折。东道主南非以“团结、平等、可持续”为主题,推动G20首次将非洲工业化、灾害风险应对纳入核心议程,宣言中的“关键矿产框架”直接回应了非洲价值链升级诉求。 中国提出的500亿美元非洲现代化基建倡议,与非盟《2063愿景》战略对接,彰显南南合作新动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宣言起草未纳入美国意见,气候变化议题也顶住美方反对被坚持写入。 这种“去美国化”模式,折射出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新合作网络,印度《经济时报》直言,美国缺席反而“扫清了共识障碍”。 马克龙的预言背后藏着法国的战略考量。作为欧盟核心,法国试图借G20推动“新多边主义”,既维护西方价值观,又平衡新兴国家崛起。 峰会期间法德意联合声明反对武力变更边界,与美国“乌克兰和平方案”形成对冲,既呼应欧盟战略自主,也为法国2024年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积累资本。 而美欧裂痕也在扩大,美国施压南非禁发宣言的单边行径遭欧盟批评,法国与中国就气候融资、数字治理达成共识的互动,更凸显多边主义已成为大国影响力竞逐的新战场。 但峰会成果落地仍面临多重挑战。债务治理方面,G20虽通过相关宣言,但2020年巴基斯坦18亿美元减债因披露信息触发信用评级下调、融资成本上升的“减债悖论”,警示改革需更系统。 气候行动上,“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增三倍”的目标需数万亿美元年投入,而发达国家气候融资缺口多年未补,非洲“灾害风险减少原则”也缺乏资金与技术支撑,若无法破解这些矛盾,G20恐陷入“宣言政治”。 马克龙的预言虽显悲观,但G20确实站在十字路口。本次峰会证明,多边机制的生命力不在于霸权参与,而在于回应时代需求。非洲崛起、全球南方联合与美欧关系重构,正在重塑其权力版图。 未来,唯有建立更包容的决策机制、完善共识转化路径、平衡各国利益诉求,才能让G20走得更远。 正如拉马福萨所言,“分歧不能阻碍合作,共识终将引领世界前行”,这正是多边主义的核心要义。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沧海一说客

沧海一说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