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惹日本了,他们现在很愤怒,否则后果承担不起!” 看到大陆在日本家门口实弹

史鉴奇谈 2025-11-23 02:12:18

“别再惹日本了,他们现在很愤怒,否则后果承担不起!” 看到大陆在日本家门口实弹演习,台湾前立法院院长、蔡英文办公室秘书长苏嘉全出来表态,但他说的恰恰相反,现在承受不起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即便日本现在很愤怒,问题是,他们真的敢动手吗?   答案恐怕要让那些杞人忧天的人失望了,现在的日本,早就没了挑起冲突的底气和资本。   先看看日本那套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军事体系,表面上看着光鲜,实则处处都是短板。2025年日本国防预算加到了约9万亿日元,可这点钱要填的窟窿实在太多。   海上自卫队那40多艘主力舰艇,看着数量不少,可真正能挑大梁的驱逐舰也就20来艘,还得分摊到太平洋和日本海两个方向。航空自卫队更尴尬,F-15J战机平均机龄超过30年,就算升级过也撑不起高强度空战,新买的F-35A数量刚过百架,连基本的防空圈都罩不全。   更要命的是日本军事工业的“空心化”,看着能造驱逐舰和战机,可关键部件全靠进口。比如F-35的发动机得从美国买,驱逐舰用的燃气轮机依赖英国技术,连子弹都有三成要靠进口补充。   真到了冲突时刻,美国一旦掐断零部件供应,日本的武器装备打坏一件就少一件,根本没法持续生产。这种“组装厂”式的军事工业,怎么跟能自主生产从航母到导弹全产业链的中国比?   日本的命门还攥在资源供应这条线上,这一点比军事短板更致命。石油进口依赖度99%的数字摆在这里,每天消耗的700万桶石油里,有560万桶要从中东经马六甲海峡运过来。   中国海军现在的远洋护航能力早就今非昔比,055型驱逐舰编队能轻松覆盖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的航线,真要是到了紧张时刻,日本的石油运输线就是摆在明处的靶子。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核电占比从30%跌到不足6%,只能靠烧液化天然气发电,而这些天然气80%来自卡塔尔和澳大利亚,同样要走漫长的海上运输线。2024年冬天日本就因为天然气供应紧张,不得不限制工厂用电,真到战时这种情况只会更严重。   粮食问题也一样不省心,38%的自给率意味着全国一亿多人每天吃的粮食里,有近三分之二要从国外运。2025年年初的米店倒闭潮已经给日本提了醒,连储备大米都放出来了还是挡不住供应短缺,真要是海上运输被切断,用不了一个月粮食危机就得爆发。   那些说日本“愤怒”就会动手的人,怕是忘了日本背后还站着美国。日美安保条约看着是“保护伞”,实则是捆住日本的“枷锁”。条约明确规定日本只能在本土受到攻击时才能请求美国支援,主动挑起冲突的话,美国压根没有出兵的义务。   美国现在的战略重心虽然在亚太,但主要是想通过代理人牵制中国,绝不想因为日本主动挑事把自己拖进战争。去年美国智库搞的兵棋推演里,只要日本先动手,美国的模拟结果都是“让日本自行承担后果”。   日本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每次搞军事演习都得看美国的脸色,连派舰艇跟中国海军对峙时,都不敢靠得太近。去年日本驱逐舰在东海跟踪中国航母编队,被歼-15战机低空掠过甲板后,立马掉头撤离,这种底气不足的表现已经说明了一切。   再看看中国这边的实力,海军现役舰艇总吨位已经是日本的3倍多,3艘航母形成的战斗力,能轻松覆盖西太平洋海域。火箭军的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更是被称为“航母杀手”,射程覆盖整个第一岛链,日本的军事基地和舰艇都在打击范围内。   中国的稀土出口虽然在2024年调整了配额,但对日本的影响立竿见影。日本电子企业生产芯片用的稀土材料,立马出现20%的缺口,不得不花高价从马来西亚转口购买,成本一下子涨了三成。这种资源上的制约,比军事威慑更让日本头疼。   苏嘉全之流说“后果承担不起”,其实说反了。现在的日本,经济上依赖中国市场,资源上依赖中国保障的运输线,军事上受制于美国,根本没有挑起冲突的资本。   中国在自己家门口搞实弹演习,是主权范围内的正当行动,轮不到任何外部势力说三道四。那些想借日本“愤怒”来炒作紧张局势的人,还是趁早醒醒,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的时代了。   日本要是真有自知之明,就该收起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安安稳稳搞好经济民生。真要是一时脑热想动手,最后承担不起后果的,只会是日本自己。

0 阅读:47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