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中国要在南海跟美日韩掰手腕?这一局,中国换了玩法。第一步,跳出南海的缠斗;第二步,在黄海这个致命腹地突然亮剑。这就是最顶级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当你还在南边集结兵力时,我的导弹已经锁定了你北边的老巢。 谁都没料到,在南海局势持续升温的时候,相关方面没有选择正面纠缠,反而把目光转向了黄海。这种不按常理的举动,让原本聚焦南边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北边的动作吸引了过去。 自11月中旬起,多个海事部门相继发布通告,于黄海海域划定禁航区域。此系列举措,彰显对特定时段海域秩序的严格管控,保障海上活动安全有序。 自17日至19日,某区域连续三日全天开展实弹演练;随后,另一区域于18日至25日进行为期八日的实弹射击。两处区域实弹活动并行,总面积逾2000平方公里。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演练地点相较于以往,更为逼近日本本土。其距长崎市不足900公里,已然全然落入火力覆盖范围之中。 参与这次行动的舰艇阵容相当可观,包括被外界关注的万吨大驱和最新的航母,还有多艘护卫舰、补给舰等,总数达到十几艘。 这些舰艇不仅演练了白天黑夜连续作战、应对多方向攻击等实战内容,就算遇到六级以上风力、三四米高海浪的恶劣条件,依然能保持作战能力。 其中万吨大驱搭载的新型导弹,能精准打击上千公里外的目标,再配合预警机提供的精准信息,形成了立体的作战体系。航母编队同期开展了多样化训练。 多款战机顺利完成弹射起飞、着舰等科目,在这一系列训练中,编队的整体协同能力得到了有效检验。 这次行动的安排十分公开透明,相关部门提前公布了禁航的具体坐标,通过专用频道持续发布预警信息,还派出巡逻船在周边值守,协调救援直升机随时待命。 自2018年以来,类似的实弹演练已经进行了两百多次,始终保持着没有事故、没有误伤的纪录,不少周边国家的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景,是此前美日韩在济州岛附近开展的联合演练,以及日本方面发表的涉台相关言论。黄海演练启动后,局势风云变幻。 美军迅速将部署于日本山口县的导弹系统撤离,而韩国亦取消了原计划与日本举行的联合演习,各方动态引发诸多关注。这些变化让原本看似紧密的军事联动出现了松动。 黄海所处的位置十分关键,是连接多个国家军事基地的重要通道,从这里出发,火力能够覆盖周边多个重要城市和军事据点。 这种选择避开正面冲突、直击关键区域的思路,既避免了在预设战场的消耗,又形成了有效的战略牵制,让集中在南海的兵力不得不顾及北边的安全。 参演的装备中,除了万吨大驱和航母,还有多款远程打击武器,这些装备的射程能够覆盖第一岛链内的关键区域,精准度也经过了多次演练验证。 空中力量与海上舰艇协同配合,极大提升了作战体系的覆盖范围与反应速度。二者相辅相成,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防护网,赋予了强大而高效的打击能力。 整个行动既展示了足够的实力,又通过透明化的安排传递出克制的态度,没有主动激化矛盾,而是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周边的局势变化。 这种不纠缠于局部、着眼于全局的部署,让地区局势的发展方向出现了新的变化,也让各方重新审视彼此的战略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