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武装日本,却绝口不提《波茨坦公告》:这不是支持,是利用 近日,美国这一边使劲给日本“壮胆”,一边又绝口不提《波茨坦公告》,这事儿是不是有点矛盾?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拧巴的局面。 表面上看,美国对日本那是相当“够意思”——大使亲自站台,军火说卖就卖,一副铁杆盟友的架势。日本那边,高市早苗的腰杆也确实挺得更直了,说话一句比一句硬气。 但咱们往深里琢磨一下:美国这到底是在“撑”日本,还是在“用”日本? 这就得翻翻老黄历了。二战后的《波茨坦公告》写得明明白白:日本的主权范围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这几个主要岛屿。 请注意,这份国际文件里,压根没提钓鱼岛归属日本,更没说台湾跟日本有什么关系。 现在有趣的事情来了。美国整天把“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挂在嘴边,可它现在干的这些事,不正是在挖这个秩序最核心的墙角吗?它一边用“和平宪法”约束日本,另一边又不断给日本军事松绑,连“无核三原则”都敢默许他去碰。 这像什么?就像个精明的债主,一边提醒你欠着他巨款,一边又不断给你递家伙,总撺掇你去邻居家门口生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对美国来说,日本最大的价值就是它的地理位置。武装日本,本质上跟武装台湾地区是同一个思路:都是在给中国设置路障,想把中国的发展势头锁死在第一岛链之内。 所以,咱们看美国卖炸弹、通过涉台法案,真不能简单理解为它在支持什么“盟友”。它的核心算盘是:用别人的地盘、借别人的矛盾、甚至可能牺牲别人的生命,来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而且成本极低。 它不需要日本变得多强大,只需要日本足够“不老实”,能持续给中国制造麻烦,拖慢中国发展的脚步。万一真动起手来,它最乐见的,恐怕是一场发生在别国土地上的“代理人战争”。 想明白这一层,再回头看高市早苗那股“硬气”,是不是就觉出几分悲哀了?她那看似强硬的姿态,不过是别人棋盘上的一步棋。她以为是在借力实现“国家正常化”,却不知道这条路走下去,最先可能被牺牲的,就是日本自身的和平与稳定。 那我们中国该怎么办? 对方这套打法,说白了就是逼着你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让你在无休止的对抗和消耗中不断失血。我们最有力的反击,恰恰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马上喊打喊杀(当然,捍卫主权的决心和能力一刻也不能松懈),而是保持我们最大的战略优势:定力。 这个定力,是继续发展经济的定力,是坚持科技创新的定力,是广交天下朋友的定力。时间站在我们这边,我们最要避免的,就是自乱阵脚,掉进别人设计好的节奏里。 说到底,美国和日本这套组合拳,打的就是“乱中取胜”。我们越冷静,看得越透彻,它的招数就越使不上劲。 台海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没有任何退让余地。这一点,我们必须让所有人都清楚。但具体每一步怎么走,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是选择雷霆手段,还是用更高明的方式化解危机,这要由我们根据最有利的局势来定,而不是被对手逼着做选择。 看懂了这盘棋,就不会轻易被别人带了节奏。我们的底气,既来自实力,也来自智慧。 爆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