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迟到的录取通知书,成了一个单亲妈妈这辈子最痛的念想。那个21岁的河南姑娘周杰,拼尽全力考上师范专业,满心期待着站上讲台当老师,可她再也没机会拆开那份属于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她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一个人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好不容易盼到女儿出息,却被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车祸碾碎了所有希望。那天她骑着电动车去驾校学车,想着以后当老师开车也方便,没成想一辆小轿车猛地撞过来,把她的人生撞得支离破碎。 肇事的是个还没满19岁的小伙子张某,不仅醉酒驾驶,还根本没有驾照,这小伙子之前已经三次因为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出事时还在取保候审期间。周杰被撞后伤得极重,创伤性脑疝、多脏器衰竭,在医院抢救了四天还是没能留住性命。可就在她离世一周后,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妈妈捧着那张印着女儿名字的纸,看着上面写的报到日期,哭得撕心裂肺,女儿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后来法院判了,张某犯交通肇事罪被判两年有期徒刑,他和车主父亲要赔偿一百多万,可扣除之前垫付的五万多,剩下的九十几万,对方只一句“家庭困难,没钱”就想赖掉,连肇事车辆都没买交强险。 难道受害者的家庭就不困难吗?一个单亲妈妈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失去了所有希望,这笔伤痛怎么算?更可气的是,肇事者根本不是一时糊涂,屡次违法还敢无证醉驾,这分明是对法律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不负责。如果当初有人能管住他的手,不让他碰方向盘,如果他能有点基本的敬畏之心,这场悲剧根本不会发生。法律判了刑、定了赔偿金额,可执行不下去,正义就打了折扣。那张录取通知书本该是开启美好人生的钥匙,最后却成了最残忍的纪念,这太让人难受了。 我们总说“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可总有人把这话当耳旁风,尤其是那些明知自己没驾照还敢酒驾的人,简直是把马路当成了游乐场,把别人的生命当儿戏。还有那些纵容肇事者的家人,明知孩子屡次犯错不管教,连交强险都不买,这不就是在默许危险发生吗?对于受害者家庭来说,赔偿不是目的,但却是一种慰藉,是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不能让“赢了官司却拿不到赔偿”成为常态。 一个本该教书育人的姑娘永远离开了,一个单亲妈妈还在为公道奔波。你觉得该怎么让“老赖”无处遁形?该怎么避免这样的悲剧再发生?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