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冬,杨翠喜坐在琴案前,李叔同站在一旁,她轻声问:“你怎么从不碰我?我虽

武某人 2025-11-21 16:24:46

1910年冬,杨翠喜坐在琴案前,李叔同站在一旁,她轻声问:“你怎么从不碰我?我虽是青楼女子,身子却干净……”话音未落,李叔同走上前,将她抱紧。但两人最终也未曾成为夫妻。 李叔同出身名门,家学深厚,自幼受儒释道熏陶,又对艺术极有天赋。青年时,他是才子,是画家,是音乐教育先驱。然而在这之前,他也是一个痴迷戏曲的观众。 那一晚,他第一次听到杨翠喜唱《牡丹亭》,台上的她收放自如,声腔流转。等曲终人散,他却还在原地没有动。 杨翠喜是大观园的头牌,年不过二十,风头正盛。她见惯男人的眼神,却第一次从一个观众眼中读到尊重。之后的日子里,李叔同频频到访,她也总会唱自己最拿手的曲子,只为博他一笑。 久而久之,他们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台下台上。李叔同帮她改戏文,她教他唱段子,他们一同讨论节拍、节制和抑扬之间的情绪。情愫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往来中悄悄滋生。 然而两人的关系最终还是被李家察觉。对一个家族来说,门第永远高于情感。李家强行将李叔同送往日本留学,并安排其婚事。离别前一夜,杨翠喜落泪,她说:“我不怕苦,只怕你忘了我。”李叔同答:“你等我。” 可他没能回来。归国后,他剃度出家,法号弘一,从此绝俗念闭情欲。 而杨翠喜的命运也没有更好。她等来的,不是良人归,而是一纸卖身契。她被高价转卖给盐商子弟,后又几经转手,像货物一样被送来送去。她唱戏的日子结束了,也再没听说过她再开口唱过。 那些年她在舞台上光彩照人,却终究逃不过“伶人无依”的命运。 杨翠喜问:“你为何不碰我?” 李叔同答:“我想娶你。” 可惜这句话,从未有机会兑现。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