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的好日子,到头了!从今天起,它生产的5纳米芯片,想卖给美国,必须先问大陆同不同意!中国商务部一纸稀土管制令,直接给台积电的出口许可证,盖上了北京的公章。 业内人早就说过,稀土这东西就是高科技产品的“味素”,别看用量不多,没有它整个制程都得卡壳。台积电生产5纳米芯片用的半导体设备里,从高效马达的永磁体到精密加工的关键部件,全都离不开镝、铽这类中重稀土。 之前大陆4月管制了7类稀土,这回直接新增铕、镱等5类,把12类中重稀土及其制品全纳入管控,连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的研发生产都划进了管制范围,每一笔出口都得挨个审核。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管制,大陆手里攥着绝对的话语权。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摆着呢,2024年咱们稀土产量27万吨,占了全球近七成,储藏量更是高达4400万吨,快到世界一半了。 更关键的是深加工能力,全球93%的稀土精炼活儿都得靠中国干,连国际能源署都预测,到2030年咱们的精炼份额还能占77%。别以为美国能找替补,他们刚给巴西矿企砸了4.65亿美元,可就算在巴西、澳大利亚开了矿,挖出来的稀土化合物还得运到中国加工,这全产业链优势短期根本绕不开。 台积电嘴上不说慌,身体却很诚实,去年它5纳米芯片的销售额占比高达34%,妥妥的营收主力。台“经济部”嘴硬说“预计无显著影响”,还说稀土来源是欧美日本,可业内早就炸了锅。 有半导体厂商私下盘点库存,直言管制直接卡了半导体设备的脖子,内存和固态硬盘的价格本来就被AI需求推得老高,这下上游供货更紧,涨价是板上钉钉的事。前“立委”蔡正元看得明白,以前管制还绕开半导体,现在全面收紧,台湾去年光从大陆就进口7000吨稀土,真要是严格审批,台积电搞不好得停工。 更要命的是,这管制连带着芯片设备巨头也受了波及,荷兰阿斯麦、东京威力科创这些给台积电供货的厂商,同样依赖大陆稀土。台积电本来就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扩产,现在设备端被卡,扩产计划肯定要滞后。 台积电的稀土供应链里,大陆供货商占了相当比例,不是换个来源就能解决的,台“中经院”的研究员都承认,就算台湾从日本买加工后的半成品,大陆管制一收紧,照样会被波及。 市场比谁都敏感,管制消息一出,台股开盘就跌了831点,投资人用脚投票。台积电16日的法说会成了焦点,可再怎么安抚市场,也改变不了供应链被钳制的事实。 要知道,稀土管制可不是禁止出口,而是按规矩来审批,毕竟这些物项有军民两用属性,管控起来是国际通行做法。商务部说得很清楚,这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履行防扩散义务,合情合理。 美国那边急着“全球找矿”,和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签了一堆合作协议,可中国社科院的专家看得透彻,这些协议大多是政治宣传,实际进展有限。矿产开采投资大、周期长,还得解决环保和技术问题,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没个十几年根本不可能。台积电夹在中间最难受,一边要满足美国的芯片需求,一边供应链的命门捏在大陆手里。 以前台积电靠着先进制程横着走,毛利率能飙到59%。现在这道稀土管制令下来,等于给它的出口许可证盖了北京的公章。5纳米芯片想卖去美国,得先过审批这关。那些说“影响不大”的论调,更像是自欺欺人。毕竟全球半导体产业早就是一盘棋,大陆在稀土产业链上的核心地位摆着,任何环节都绕不开。 台积电的好日子之所以要到头,本质上是把自己的供应链安全押在了别人身上,以前靠着技术优势能蒙混过关,现在大陆亮出稀土这张牌,才真正戳中了它的软肋。往后不光是5纳米芯片,整个先进制程的出口都得看大陆脸色,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供应链规律说了算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