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又得逞了。 美媒周二(18日)引述消息披露宣称,菲律宾军方14日在南海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20 18:44:28

菲律宾,又得逞了。 美媒周二(18日)引述消息披露宣称,菲律宾军方14日在南海仁爱礁,再一次成功向搁浅“坐滩”军舰马德雷山号运送物资及轮换海军人员,还强调宣称在整个补给过程中未发生意外。   菲律宾军方特意选定14日行动,看中的正是当天南海海域天气条件相对平稳,随后组织多艘船只悄然驶向仁爱礁,目标直指那艘在礁盘上搁浅超过二十年的老旧登陆舰。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这艘船是他们赖在仁爱礁的唯一借口,一旦连驻守人员的基本饮食与轮换需求都无法满足,所谓的“实际控制”就会沦为笑柄。   被菲律宾视作“救命稻草”的“马德雷山号”,如今早就不是能承担防御功能的军舰了。这艘二战时期的美国遗留装备,1944年就已下水服役,在仁爱礁经历二十多年风吹日晒后,早已锈迹斑斑、破败不堪。   船身钢板上布满深浅不一的锈斑,用手一摸全是脱落的铁屑,船首的双联炮早已锈死无法活动,炮口内部积满盐晶与鸟粪;舰尾的高射炮更夸张,直接被驻守士兵当成了临时垃圾桶,空塑料瓶、包装袋堆得像座小山,周围常年有苍蝇盘旋。   2025年2月,这艘船还冒出过黑烟,菲律宾方面对外宣称是消防演习,实际是士兵在船上焚烧垃圾,燃烧塑料产生的黑烟弥漫海面,灰烬飘落到海里,对周边珊瑚礁造成了明显污染。   菲律宾非要给这堆破铜烂铁“续命”,核心目的就是想靠“坐滩”的方式霸占仁爱礁。中国外交部已经多次要求菲律宾拖走这艘非法搁浅的军舰,可菲律宾始终置之不理。   他们心里的盘算十分精明,只要这艘船还在礁盘上,只要有士兵驻守,就能频繁以“补给”为理由出动,制造自己“实际控制”仁爱礁的假象。   这次运送的物资里,除了米面、饮用水等基本生活品,没敢夹带任何建筑钢材或焊枪之类的东西,他们很清楚中国海警会在现场全程监管,想偷偷加固军舰的心思根本藏不住。   菲律宾敢这么明目张胆挑衅,背后必然有美国的撑腰。2025年3月,美国国防部长黑格塞思访问菲律宾,和小马科斯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明确提出1951年签订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适用南海区域,要是菲律宾的军队或船只在南海遭遇攻击,美国会提供军事支持。   除此之外,美国还计划在菲律宾部署先进的反舰导弹系统和无人舰艇,并且要在巴坦群岛开展特种作战训练,这显然是要将菲律宾打造成遏制中国的前沿据点。   这次菲律宾执行补给任务时,美国海军的舰艇大概率就在附近海域活动,虽然没直接靠近仁爱礁,但这种战略威慑无疑给菲律宾壮了胆。   更深层的原因,藏在菲律宾国内的混乱局势里。最近这段时间,菲律宾的日子并不好过,系统性腐败问题全面爆发,已经被列为政治不稳定“高风险”国家。   7月份曝光的防洪工程腐败案中,涉及5450亿比索的项目全是“幽灵工程”和偷工减料的产物,目前已经核实的就有421个问题项目,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1185亿比索。   11月16日到17日,马尼拉爆发了有65万人参与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就连之前支持小马科斯的宗教团体都倒戈加入抗议队伍。经济形势同样不容乐观,第三季度GDP增速仅为4%,创下四年来的最低值;8月份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减少40.5%,比索汇率持续下跌,不少投资者都在陆续撤离。   小马科斯政府非常清楚,这种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转移民众的注意力。挑动南海议题,以“维护主权”为幌子采取行动,既能煽动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让民众暂时忽略国内的腐败问题和经济困境,又能向美国表忠心,换取一些经济援助和军事支持。   这次补给任务完成后,菲律宾军方特意强调“过程无意外”,就是想营造出一种“强势守护礁盘”的假象,既向国内民众有所交代,也让美国看到自身的“利用价值”。   中国海警在现场的监管既保持克制又态度坚决。中国海警船对菲律宾补给船只实施全程跟踪监控,对运送物资实施严格核查,只允许食物、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上岸,所有可能用于加固军舰的材料都被拦在了外面。   这种处理方式既守住了主权底线,又避免了局势进一步升级,毕竟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南海争议,只是菲律宾并不珍惜这样的机会。   8月份的时候,中国海警就曾在仁爱礁海域与菲律宾船只发生过水炮对峙,当时菲律宾也是试图强行运送修船材料,最终被中国海警依法予以拦截。   菲律宾所谓的“主权主张”,在历史事实和法理依据面前毫无立足之地。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点有大量历史文献和法理条文作为支撑。   菲律宾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当借口,硬说仁爱礁在其“专属经济区”范围内,但公约中明确规定领土主权优先于专属经济区,菲律宾不能用公约条款歪曲领土主权的基本事实。

0 阅读:102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