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设“鸿门宴”杀死瓦岗军首领翟让,徐世勣被砍伤,单雄信下跪求饶,一旁的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等人皆无动于衷,冷眼旁观。 李密从一名出身高贵的世家子弟,逐渐走向了反隋起义的领袖。但他在瓦岗军中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瓦岗军原本是由翟让领导的一支山野盗贼团伙,经过李密的加入,才逐步崛起为一股强大的反隋力量。 在李密的领导下,瓦岗军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战果。最为关键的一战是在大海寺,李密凭借精心设下的埋伏,成功斩杀了隋朝名将张须陀。 紧接着,他策划攻占了兴洛仓,解救了无数受灾百姓。瓦岗军从一个小规模的反叛军团,变成了吸引大量百姓投奔的强大势力。 这一切,都是李密带领下的成功之作。然而,正是由于李密的成功,瓦岗军内部的权力结构也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翟让尽管在最初主动让位于李密,称李密为“魏公”,但他并没有完全放下权力的掌控。实际上,翟让在背后依旧有着强大的支持者,他的亲信们不断推动他争取更多的权力,甚至有意架空李密。 这时,李密心中的不安逐渐升起,尤其是翟让屡次越权行事。翟让在李密计划招降隋朝使者冯慈明时,擅自命令手下杀死了冯慈明。更让李密不满的是,翟让的亲信们公开提议翟让担任更高的职务,甚至试图架空李密。 最终,李密决定亲自动手除掉翟让,他设下了一个“鸿门宴”。宴席上,翟让带着哥哥翟弘、侄子翟摩侯、心腹徐世勣和单雄信一同赴宴,而李密的亲信蔡建德则悄然埋伏在背后。 当翟让接过李密递来的弓箭,准备展示箭术时,蔡建德突然挥刀击向翟让,紧接着埋伏在密室的士兵蜂拥而至,翟让和他的亲信们纷纷落网。徐世勣试图逃跑,但在试图奔向门口时,却被士兵砍伤,鲜血溅射四周。 这一场权力斗争中的高潮是在场的单雄信。他原本是翟让的亲信,当李密的士兵挥刀杀戮,单雄信竟然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地求饶。李密见状,心生怜悯,甚至亲自安慰单雄信,并提拔他为大将军。 但李密未能彻底肃清瓦岗军内部的隐患,单雄信对李密的忠诚始终存疑。瓦岗军之后,逐渐陷入了内部分裂和外部压力的双重困境。邙山之战爆发时,单雄信在关键时刻没有按照命令参战,导致瓦岗军在战斗中溃败。 李密带着残余的兵力投奔了李渊,而李渊对李密始终没有消除他心中的疑虑。最终在熊耳山反叛时被李渊的军队斩杀,享年仅3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