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糖尿病常吃花生,不过半年或有4好处 一说起花生,好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高热量”、“油多”,不少人一听到这两个词就皱眉,特别是糖尿病人,甚至觉得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医生早就研究发现,花生这种食物,如果吃得合适,不但不会“拖后腿”,还可能在血糖控制这条路上,发挥点意想不到的作用。 有人会纳闷,花生脂肪多,糖尿病人不是应该少吃油吗?但事实比想象的复杂。花生里的脂肪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对胰岛素敏感性有帮助,和那种让血脂飙升的“坏脂肪”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有个研究很有意思,涉及1300多名糖尿病患者,坚持每日食用少量花生的那一组,六个月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了8%左右,糖化血红蛋白也略有降低。虽然不是特别夸张的数据,但这已经是在饮食不变、药物不调整的前提下得出的结果了,能有这种稳定改善,是值得关注的。 花生中还有一种物质叫白藜芦醇,这个词听起来陌生,其实在葡萄皮里也有,属于天然的抗氧化成分。研究发现,它能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对胰岛β细胞有保护作用。 糖尿病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这些细胞功能下降,而白藜芦醇在某些动物实验中被证实能减缓这一过程。虽然人体研究还在继续,但至少方向是有的,不能说它神奇,但它的存在意义不小。 另外,很多人糖尿病控制不好,不光是血糖,血脂也会跟着“闹腾”。花生里的植物甾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有不少人因为胆固醇高被限制吃肉类,这时候花生就成了一个不错的替代蛋白质来源。它的蛋白质结构比较完整,和动物蛋白接近,在饮食结构调整中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注意,这里说的是“适量”,不是一把一把地吃,不然血糖没降,体重先涨了。 花生虽然常见,但还有一点被忽视,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糖尿病人常常需要控制餐后血糖波动,膳食纤维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可以让餐后血糖不那么“坐过山车”。 有些人一顿饭吃得急,饭后血糖一下飙上来,日常多吃点膳食纤维能缓解这种现象。相比动不动就吃保健品,花生这种食材其实更接地气、也更容易坚持。 当然啦,医生也提醒,糖尿病人吃花生也得掌握个度。最好选择水煮的或者炒的,不要选油炸的,那种“香酥脆”的花生米通常含盐量高、油脂重,不适合天天吃。 而且每次吃的量也要控制在30克以内,差不多一小把,吃完还得算在一天总热量和脂肪摄入里。不能因为它好,就不顾别的饮食原则乱吃。 说到底,花生不是灵丹妙药,它不能代替药物,也不能单靠它来治糖尿病。但医生们的研究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合理吃花生,对糖尿病人来说,不是负担,反而可能是个小小的加分项。 这不是说吃它就能治病,而是在现有饮食中做出聪明选择,让身体多一点支持。人和食物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不是敌对,而是找对节奏一起相处的过程。 话说回来,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食物,只要方法对,心态稳,就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变化。花生也许不是什么稀罕宝贝,但对糖尿病人来说,只要吃得对,它就是个能帮得上忙的老伙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