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子,来到平江县政府,从破旧的棉衣中掏出 16 两黄金后,喃喃自语:“10 年了,我终于等到今天了。” 接待室的工作人员都愣住了,这女子头发枯黄,脸上满是风霜,双手粗糙得像老树皮,谁也没想到她怀里藏着这么多黄金。领头的张主任赶紧上前,轻声问她来历。女子坐下喝了口热水,缓缓说起往事。 她叫陈桂香,10 年前家住平江乡下,丈夫是地下党员,负责保管组织筹集的活动经费。1939 年冬天,国民党反动派突然围剿,丈夫为了掩护同志转移,把 16 两黄金缝进她的棉衣夹层,让她带着孩子躲进深山,反复叮嘱 “一定要等解放,把黄金交还给组织”。 丈夫这一去就没回来,后来她才知道,他在突围时中弹牺牲了。陈桂香抱着年幼的儿子,在深山里躲了三年,靠挖野菜、摘野果活命,冬天冻得缩在山洞里,不敢生火怕被发现。儿子五岁那年得了急病,山里没医没药,眼睁睁看着孩子没了气息。她抱着孩子的尸体哭了三天三夜,却不敢埋在显眼处,只能偷偷挖了个浅坑,撒上落叶。 之后她下山,不敢回原籍,就在周边村子打零工,帮人洗衣、舂米,换一口饭吃。棉衣一直穿在身上,哪怕夏天再热,也只敢在夜里偷偷脱下来,缝补好磨破的地方再穿上。有一次遇到土匪抢劫,她死死抱住棉衣,被土匪打晕过去,醒来后发现黄金还在,只是额头留了道疤。 这 10 年里,她换了十几个住处,不敢和人深交,每天都在盼着解放的消息。前段时间听说平江解放了,政府也成立了,她连夜赶路,走了两天两夜才到县城,身上的棉衣早已磨得不成样子,里面的黄金却被她护得严严实实。 张主任听完眼圈发红,当即让人去核实情况。没想到当天下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干部匆匆赶来,看到陈桂香就老泪纵横:“桂香同志,可算找到你了!” 这位老干部是当年和陈桂香丈夫一起工作的战友,他告诉陈桂香,当年她丈夫牺牲后,组织一直在找她和黄金的下落,没想到她竟然坚守了 10 年。 就在大家为陈桂香的遭遇感慨,商量着给她安排生活时,老干部突然从包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她:“这是你丈夫牺牲前托人转交的,当年情况紧急,一直到解放后才找到你。” 陈桂香颤抖着拆开信,里面是丈夫熟悉的字迹,除了叮嘱她保护好黄金,最后还有一句话:“若我牺牲,找县委老周,他会帮你找到我们的儿子 —— 我已托同志把孩子送到安全地方寄养,姓名改成了‘念党’。” 陈桂香猛地抬头,盯着老干部:“老周?您就是老周?我的儿子…… 还活着?” 老干部点点头,哽咽着说:“孩子现在在延安,已经长成半大少年了,我们一直等着解放后带你去见他。” 原来当年陈桂香的丈夫早有预案,在让她躲进深山前,就偷偷把孩子托付给了可靠的同志,怕她带着孩子目标太大。而她以为孩子夭折,竟是一场误会。 16 两黄金最终交给了组织,成为平江县建设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半个月后,陈桂香坐上了去延安的火车,怀里揣着丈夫的信,脸上第一次露出了 10 年来真正的笑容。她不仅完成了丈夫的遗愿,还即将迎来与儿子的重逢,这 10 年的坚守,终究等来了最好的结果。
1949年,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子,来到平江县政府,从破旧的棉衣中掏出16两黄
非凡历史
2025-11-20 11:37:49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