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巴西富二代若热·贵诺(Jorge"Jorginho"Guinle

梁鸿瑞 2025-11-20 03:01:48

1938年,巴西富二代若热·贵诺(Jorge "Jorginho" Guinle)在继承了140亿之后,认真地算起了账,以为每年花1.4亿能花100年,几十年后,他才发现自己算错了...... 若热·贵诺(Jorge "Jorginho" Guinle)的父亲爱德华多·帕拉辛·贵诺(Eduardo Palassin Guinle),是那种典型的第一代创业者,他从法国移民巴西,白手起家,靠着一股拼劲和敏锐的眼光,拿下了桑托斯港90年的租借权,一步步建立起一个横跨港口、酒店、银行、农庄的商业帝国。 爱德华多一生勤勉,却在教育儿子上留下了致命空白,他以为,留下足够的钱,就能护佑儿子一生无忧,却忘了,这些钱,也需要有能力的人去继承。 而若热·贵诺,正是在这种无忧中长大的,他没有经历过父亲那种从码头工人到商业巨鳄的艰辛,也不懂得财富背后需要经营与守护,他所理解的金钱,只是数字,是手段,是通往享乐世界的通行证。 父亲去世后,若热·贵诺面对巨额遗产,并没有感到惶恐,反而有一种任务感,他得把这些钱花完。 于是,若热·贵诺在算了一笔账以后,给自己定下一个看似合理的计划,每年花1.4亿,慢慢用,不着急,刚好能花一百年。 不懂经营的若热·贵诺哪里知道,财富不是静止的池水,而是流动的河,不注入,只流出,终有干涸的一天。 若热·贵诺对跑车、名表、股票、赌博都没什么兴趣,他真正沉迷的,是美色,是那种用金钱堆砌起来的被崇拜感。 若热·贵诺身高只有一米六二,外表平平,但在好莱坞的声色场里,他却是女明星眼中“行走的银行”。 经美国首富洛克菲勒引荐,若热·贵诺踏入好莱坞,名义上是审阅剧本,实则是寻找猎物,他追求过的女星名单长得惊人:赫迪·拉尔马、丽塔·海华丝、玛丽莲·梦露…… 若热·贵诺不在乎她们是否真心,他也不在乎自己是否真心,他要的,只是一种我可以用钱买到一切的幻觉。 一次,赫迪·拉尔马随口说喜欢一幅毕加索的画,他眼都不眨就签下一张空白支票,事后才知道,那幅画价值数十万美元,可是他不在乎。 1962年,若热·贵诺专程从巴黎买了上百万美元的珠宝,想送给玛丽莲·梦露,却在机场得知她自杀的讯息,他愣了一下,转身把珠宝送给了另一位女星。 这些故事听起来像传奇,却也暴露了他内心的空洞,他试图用钱填满某种永远填不满的东西。 对于那时候的若热而言,可能“穷的只剩下钱”了这句话,就是他的真实写照,而他每天都在挥霍中度过,于他而言,自己的钱花都花不完。 直到1972年,管家告诉他,桑托斯港的租期快到了,政府等着他去办交接,若热·贵诺愣住了:“不可能啊,我算过,这个港口应该能用到我八十岁。”然后他又喃喃自语,“可能是我算错了......”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意识到算错,但他没有回头,他选择了继续挥霍,甚至变卖父亲留下的公司、酒店、收藏品,一步步把帝国的根基也刨了个干净。 到最后,他连父亲发家的桑托斯港也没保住,连自己最爱的皇宫酒店也拱手让人。 若热·贵诺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和女儿、儿子搬进贫民窟,靠每月1500雷亚尔的救济金过活。 1987年,若热的儿子因艾滋病去世,媒体毫不留情地嘲讽这个败光家业的家族,若热终于意识到自己荒唐的半生,他开始深居简出,不再接受采访,也不再撰写回忆录。 2004年,88岁的若热身患动脉瘤,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医生建议手术,他却拒绝了,他唯一的心愿,是回到那个曾经属于他的皇宫酒店,最后住上一晚。 几个还时常接济若热的朋友知道他这个愿望以后,凑钱帮他完成了这个愿望,在那个见证过他最辉煌时刻的地方,他安静地闭上了眼睛。 临终前,若热说:“幸福人生的秘诀,就是在死前花尽钱包里的最后一分钱。不过我算错数了,提前把钱花光了。” 这句话带着几分自嘲,几分遗憾,也藏着这个纨绔子弟一生的悖论,他以为自己在追逐幸福,却从未真正理解幸福为何物。 若热的一生,像一场华丽的悲剧。他以为自己在驾驭金钱,实则是被欲望驾驭,他以为自己在享受自由,实则是被懒惰捆绑。 他不是输给了命运,而是输给了自己,他算错了钱,也算错了人生,他看似充实,实际上无比空虚,试图用金钱堆砌,可惜,空虚的是精神世界,说到底,好逸恶劳才是一个人悲剧的最终源头,而若热,也为自己的好逸恶劳买了单。

0 阅读:4
梁鸿瑞

梁鸿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