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中东特殊的客人,带两大关键承诺访华 近期,叙利亚外交和侨民部长希巴尼携核心诉求访华,成为北京的特殊客人。而在其抵华前48小时,叙利亚过渡领导人沙拉刚结束访俄,便紧急奔赴白宫会见特朗普,新政权急于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国际认可的迫切心态展露无遗。 历经多年战乱,叙利亚经济早已千疮百孔,重建需至少2000亿美元资金支持。俄罗斯仅能提供军事援助,美国国会更是明确拒绝向其提供资助,能同时给予政治背书与经济支持的中国,成为其外交突围的核心目标。此次访华规格颇高,中国外交部称其为“重要客人”,王毅外长亲自会谈并罕见发布联合声明,要知道半年前中方还曾公开批评该政权与恐怖分子勾连。 为争取中方支持,希巴尼带来两份直击中方核心利益的承诺:一是明确“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回应了中方此前的关键关切;二是坚定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支持中方统一努力,反对任何干涉内政行为,表态比西方多国的模糊立场更为鲜明。 但中方并未急于松口,声明中“探讨经济重建”“国际场合沟通协调”的措辞,清晰释放出“观察期”信号。毕竟中国手握安理会五常否决权、“一带一路”资金话语权、全球南方国家影响力三张王牌,掌握合作主动权。这背后是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树立“核心利益一致方能合作”的交往标准。正如王毅外长所言“合作与对抗,结果截然不同”,叙利亚新政权能否将承诺落到实处,将决定这场外交博弈的最终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