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得到,美国都造不出,中国根本做不到!”“中国永远都造不出光刻机?”去年,中国物理学教授朱士尧在一次采访中直言:“美国都造不出,中国永远也造不出来!”甚至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造出光刻机。 这话真不是夸张,这玩意儿根本不是 “一国制造”,是 “全球拼盘” 里的顶级杰作,缺了任何一块都玩不转。 先看看这 “超级刻刀” 有多金贵多复杂。现在能造高端 EUV 光刻机的只有荷兰 ASML,可别以为是荷兰一家的功劳,这机器里藏着 45 万套整合好的零部件,要是拆到最细的单元,数量能破百万,供应商得找遍全球近 800 家企业才行。 就说最核心的光学系统,得靠德国蔡司的反射镜,那镜子是 40 到 50 层钼硅材料叠出来的,每层薄到几纳米,还得用离子束抛光到原子级精度,全球就蔡司能做到这手艺。 光线从光源出来,经过 11 面这样的镜子反射,最后能落到硅片上的光只剩 2%,差一丁点儿精度都得全白费。 再看光源,用的是美国 Cymer 公司的技术,靠二氧化碳激光打锡滴产生等离子体,温度能飙到太阳表面的 40 倍,还得用氢气实时清洗防污染,这一套操作的精妙程度,比绣娘穿针引线难上万倍。 连 ASML 自己都只敢说能造 15% 的零部件,剩下 85% 全得靠全球伙伴凑齐,你说哪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搞定?美国当年可是光刻机的发明国,上世纪 70 年代珀金埃尔默造出第一台投影式光刻机,GCA 公司还曾拿下 60% 以上的市场份额,可后来呢? 就因为太傲气,守着本土供应商不肯合作,镜头供应商特罗佩尔跟不上技术迭代,客户意见也懒得听,硬是被肯整合资源的 ASML 和日本企业挤垮了。 到 2001 年,美国最后一点光刻技术火种还被 ASML 收购了,现在想造高端光刻机,照样得排队买 ASML 的设备,自己连生产线都没有。 你看美国能造芯片巨头英特尔,能供光源,可缺了蔡司的镜头、荷兰的集成技术,照样攒不出一台 EUV,这就像有了面粉却没有酵母和烤箱,根本烤不出面包。 再说说中国,咱们的上海微电子算是扛旗的,2025 年才刚交付 28 纳米的 DUV 光刻机,这还是浸液式的,而 ASML 的 EUV 早就能刻 3 纳米、5 纳米的芯片了,中间差了不止一代人的技术距离。 更关键的是核心部件的 “卡脖子”,EUV 里的光源、镜头这些心脏部位,中国供应商连边都摸不着,ASML 的供应链里,中国企业占比不到 10%,还都是些基础结构件之类的边角料,换别家的也不影响机器转。 就说光刻胶这种配套材料,2024 年国内半导体用光刻胶的国产化率才 8%,高端的几乎全被日本信越化学这些企业垄断,没有合格的光刻胶,就算造出光刻机也没法用。 之前还有企业想拆 ASML 的旧 DUV 研究,结果拆完装不回去,还得请 ASML 的人来修,因为里面的光学组件怕粒子撞击,干涉仪参考点一丢,再装回去精度全没了,这可不是拼乐高那么简单。 而且光刻机从来不是 “拼零件”,是 “调系统”。ASML 造一台 EUV,光安装调试就得 12 到 18 个月,180 吨的大家伙要在超级无尘室里精准对接,振动控制得比蝴蝶扇翅膀还小,不然刻出来的电路就会歪歪扭扭。 这需要几十年的经验积累,ASML 从 2001 年就联合英特尔、三星这些巨头砸钱研发,前后投了几百亿美元才搞定 EUV 量产,中国连完整的供应链都没搭起来,更别说这种 “细活” 了。 还有人才,光学、精密机械、激光控制这些跨学科的高端人才,全球都稀缺,中国短期内根本补不上这个缺口,没人来调系统,就算凑齐零件也只是一堆废铁。 所以说,光刻机这东西是全球工业文明攒了几十年的 “大玩具”,德国的光学、美国的光源、日本的材料、荷兰的集成,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美国当年丢了先机,现在想捡都捡不起来;中国连基础的零件和人才都缺,更别说独立造了。 别觉得 “国家强大就能造”,这事儿真不是靠喊口号能解决的,它本质上是全球产业链的 “集体作品”,单一国家想独吞这块蛋糕,根本不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