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要害被击中! 2025年11月18日,国际媒体报道了一则乌克兰惨剧上周五

萧兹探秘说 2025-11-19 17:35:53

乌克兰要害被击中! 2025年11月18日,国际媒体报道了一则乌克兰惨剧上周五深夜11点刚过,俄罗斯空天军的战机编队就从克里米亚和白俄罗斯基地陆续升空,直奔乌克兰全境。 这次俄军没绕弯子,所有火力都对准了电力和天然气核心枢纽,光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就打了二十多枚,创下冲突以来的单日使用纪录。 要知道这种导弹可不是普通武器,10倍音速的飞行速度加上全程机动变轨的能力,现役防空系统想拦截简直比登天还难,而且打击精度能控制在10米以内,打能源枢纽这种固定目标简直是百发百中,之前2022年俄军就用它摧毁过乌克兰的大型弹药库,这次集中使用二十多枚,摆明了就是要一次性瘫痪乌克兰的能源命脉。 乌克兰的能源系统本来就经不起这么折腾,早年前热电站、中央热电站和热电联产的发电量就占了全国总发电量的32.9%,虽然这些年可再生能源占比有所提升,但核心供暖和供电还是得靠热电站撑着。 2022年冬天俄军只是摧毁了乌克兰三分之一的发电站,就导致1800个居民点停水停电停供暖,全国大规模限电,现在“中央能源”公司直接宣布所有国有热电站彻底停运、发电量归零,这可不是局部故障,而是整个能源体系的全面崩溃。 能源设施修复从来都是个慢活,之前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被毁后,乌克兰官员直言仅修复就至少需要5年时间,而能源枢纽的精密设备比大坝更难修复,而且俄军的打击战术还在不断升级,这次用的“匕首”导弹击中,设施基本没有修复的可能,乌克兰方面说“没有能力恢复供电”绝对不是夸张,而是真实的绝境。 电力没了还只是第一步,随之而来的供暖危机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乌克兰早就预估到今年秋冬需要额外进口40亿立方米天然气,为此得融资19亿美元,虽然之前和希腊签了天然气供应意向书,但实际情况根本不乐观。 这份协议看着像是救命稻草,实则暗藏玄机,乌克兰要进口的其实是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得先运到希腊气化再通过管道输送,不仅价格高得离谱,而且运输和输送都需要电力支持,现在乌克兰全国大面积停电,就算天然气运到了也没法加压输送到居民家中。 乌克兰的天然气储存设施之前就多次遭袭,2025年1月曾一度降到10%的临界点,虽然后来储备到了132亿立方米,但持续的袭击让国内产能大幅下降,额外进口的40亿立方米缺口至今没完全补上。 欧盟虽然承诺再拨付1亿欧元帮助修复发电设备和建设庇护所,但这笔钱对比实际需求简直是杯水车薪,要知道建造一座新水力发电厂就需要10亿美元,1亿欧元连修复一个大型热电站的零头都不够,之前欧盟移交的650万欧元设备还都是无人机干扰系统这类和能源修复无关的东西,根本解不了燃眉之急。 现在乌克兰面临的就是一个死循环,没有电力就没法输送天然气,没有天然气就没法供暖,而修复电力设施不仅缺资金缺设备,还得防备俄军的持续打击,偏偏冬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之前2022年冬天只是部分停电就让乌克兰民众在黑暗和严寒中煎熬,现在电力和天然气两大命脉同时被掐断,情况只会更糟。 那些所谓的国际援助要么是口惠而实不至,要么是存在各种现实障碍,希腊的天然气协议还得靠欧盟担保贷款购买,乌克兰连偿还贷款的能力都成问题,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更是价格高昂的“天价能源”。 俄军这次精准打击能源枢纽,就是算准了乌克兰冬天的软肋,二十多枚“匕首”导弹不仅炸掉了发电设施,更炸碎了乌克兰过冬的希望,接下来的几个月,乌克兰民众要面对的可能就是无电无暖的漫长寒冬,这哪里是难过,简直是难上加难。

0 阅读:0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