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子患精神疾病,身边只有一个大姐和俩妹妹,男子每月领5000退休金,还有一

百日依山尽 2025-11-19 15:55:01

上海,男子患精神疾病,身边只有一个大姐和俩妹妹,男子每月领5000退休金,还有一笔不小的积蓄,他的财产全部由大姐掌管,后来,仨姐妹因为父母财产分配的事彻底闹掰,俩妹妹就申请变更为监护人,接管男子财产后俩妹妹惊讶发现,过去13年,大姐竟从男子账户里转走135万,她们诉至法院,对此,大姐的解释亮了。 这起让亲情破裂的纠纷,源头要从这个特殊的家庭说起。上海男子陈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父母去世后,身边只剩下大姐和两个妹妹。 考虑到大姐年纪稍长、处事相对周全,家人默认由她担任陈某的监护人,不仅负责日常照料,还接管了他的全部财产,包括每月按时到账的退休金和父母留下的积蓄。 最初几年,姐妹三人相处还算和睦,俩妹妹偶尔会去看望哥哥,也从未对大姐的管理提出过异议。她们一直以为,大姐会妥善保管哥哥的财产,把每一分钱都用在他的生活和治疗上。可随着父母留下的一套老房子面临拆迁,财产分配的问题被摆上桌面,姐妹间的矛盾彻底爆发。 俩妹妹认为,父母的遗产应该由三姐妹和哥哥共同协商分配,可大姐却想独自掌控拆迁利益,甚至提出 “哥哥的份额也该由她代管”,这让俩妹妹无法接受。 多次沟通无果后,矛盾愈演愈烈,曾经亲密的姐妹彻底闹掰,不再有任何往来。为了保护哥哥的合法权益,也为了争取公平的遗产分配,俩妹妹一纸诉状将大姐告上法院,申请变更哥哥的监护人。 法院经过审理,综合考虑陈某的实际情况和姐妹三人的抚养能力,最终判决支持俩妹妹的诉求,将陈某的监护人变更为她们二人。 拿到监护权后,俩妹妹第一时间去银行查询哥哥的账户明细,想要理清财产状况,为哥哥规划后续的生活和治疗。可查询结果却让她们始料未及,原本以为会有不少结余的账户,余额寥寥无几,而流水单上的记录更是触目惊心。 从 13 年前大姐开始接管账户起,几乎每个月都有大额资金被转出,有的转到了大姐自己的账户,有的则转给了她的子女,累计金额高达 135 万。 俩妹妹算了一笔账,哥哥每月 5000 元退休金,13 年就是 78 万,再加上父母留下的积蓄,总金额刚好与被转走的 135 万大致吻合,这意味着哥哥的全部财产都被大姐挪作他用。 愤怒之下,俩妹妹再次诉至法院,要求大姐返还侵占的财产。面对指控,大姐的解释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她辩称,这些钱并非自己私吞,而是全部用在了哥哥身上。 大姐表示,哥哥患有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和定期治疗,这些都要花不少钱;而且哥哥生活不能自理,这些年一直由她和家人照顾,日常饮食、护理等开销也很大。 此外,她还提到,父母生病期间的医疗费、丧葬费,也是从哥哥的账户里支出的,自己并没有从中获利。 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大姐向法院提交了部分医疗票据、购物凭证和护理记录,但这些证据只能证明她确实为哥哥支付过部分费用,却无法覆盖 135 万的巨额支出。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大姐转出的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直接进入了她子女的账户,用于购房、买车等消费,这与她所说的 “全部用于哥哥” 明显不符。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人表示,亲属担任监护人时,确实存在财产监管的漏洞,尤其是在被监护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财产被侵占的情况。 目前,法院尚未作出最终判决,但这起案件已经给很多家庭敲响了警钟。亲情本应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情感,却因为财产分配和利益纠葛变得面目全非。 对于患有精神疾病或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亲属,监护人更应恪守职责,妥善照顾其生活,保护其财产安全,而不是利用监护权谋取私利。毕竟,金钱再好,也换不回破碎的亲情。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32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