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家智库突然发布了报告。 这回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摆上桌面,给台海一旦起

罗普娱记 2025-11-19 11:30:38

美国两家智库突然发布了报告。 这回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摆上桌面,给台海一旦起风浪时当选项,这种思路会直接打穿全球金融的基本信任,代价绝不会只落在一边。 所谓“中方海外资产”是中国的企业要在海外买原材料、建工厂,需要外汇资金;中国的银行要和国外银行合作,会有跨境存款;甚至咱们普通人出国旅游、留学用的外汇储备,都属于广义上的海外资产。 而且都遵循着一套全球通用的规矩——钱只要合法合规,放在哪里都该受保护,不能随便动,这就是金融世界的“规矩”。 全球金融能转起来,全靠“信任”这两个字。比如沙特卖石油收美元,是相信美元不会突然变成废纸;德国企业把资金存到美国银行,是相信美国不会随便冻结;中国买其他国家的国债,也是相信对方会按时兑付。 这种信任不是一天两天建立的,是几百年来各国一点点磨合出来的规矩,而美国智库提的这个主意,就是要把这规矩彻底砸了。 要是美国因为台海问题就能冻结中国的海外资产,那其他国家会怎么想?日本会担心自己在美国的汽车企业资金被冻,德国会害怕自己的化工企业资产不安全,沙特更会琢磨自己的石油美元是不是该换个地方放。 本来大家都愿意把钱放到美国或者用美元结算,是觉得这里“安全”,可一旦美国开了这个头,就等于告诉全世界:我的地盘我做主,你的钱能不能拿回去,看我心情。 这样一来,全球的钱就会像受惊的鸟一样到处乱撞,谁都不敢轻易把资产放在美国,也不敢随便用美元交易,美国赖以为生的金融优势就会垮掉一半。 有人可能觉得,冻结资产是美国的“杀手锏”,中国只能认栽,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代价从来都是双向的。 中国早就有了应对的办法,国家专门出台了《反外国制裁法》,里面写得明明白白,要是外国敢冻结咱们的资产,咱们就可以对等反制,冻结他们在华的资产。 美国在华的资产可不少,像苹果、微软这些大公司在中国有工厂、有存款,还有美国银行在华的分支机构,这些都可以作为反制的目标。 你冻我的钱,我就冻你的钱,你不让我的企业在海外运转,我就不让你的企业在中国赚钱,最后谁都捞不到好处。 而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美国企业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也离不开中国的消费者,要是因为资产冻结断了合作,美国企业的损失会比中国更大,到时候美国的工厂可能因为缺零件停产,美国老百姓买东西要花更多的钱,这些代价最终都会落到美国普通人身上。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会彻底动摇美元的霸权地位。这么多年来,美元之所以能成为全球通用货币,靠的就是大家相信美元的稳定性和美国金融市场的可靠性。一旦美国开始随意冻结其他国家的资产,大家就会开始寻找替代方案。 比如现在已经有不少国家开始用人民币结算石油、矿产交易,中国和很多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就是为了避免过度依赖美元。 要是美国真的冻结中方资产,只会加速这个过程,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抛弃美元,改用其他货币交易,美元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 美元不值钱了,美国就没法再像以前那样靠印钱来买全球的商品,只能靠真金白银去换,到时候美国的物价会飞涨,经济会陷入混乱,这可不是美国能承受的代价。 从全球范围来看,这种思路会让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陷入动荡。现在的全球经济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每个国家都是网上的节点,中国的海外资产涉及到全球多少银行、多少企业的利益,一旦被冻结,这些银行和企业的资金链就可能断裂,进而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导致金融危机。 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家还记得吧,就是因为美国的次贷问题引发的,而冻结中方海外资产这种事,比次贷问题的影响还要大,因为它动摇的是金融体系的根本。 到时候不管是美国的股市、欧洲的债市,还是其他国家的汇市,都会受到冲击,普通老百姓的存款可能贬值,养老金可能缩水,全球经济都会陷入衰退,这样的代价谁都承担不起。 美国智库可能觉得这是一张制约中国的“好牌”,但实际上是一张会烧到自己的“烂牌”。中国的海外资产确实是咱们的重要财富,但美国在华的利益、美元的霸权地位、全球金融的信任体系,都是美国更宝贵的财富。 把冻结资产摆上桌面,看似是对中国施压,实则是在自毁长城。而且中国从来不怕这种威胁,咱们有足够的实力和手段进行反制,也有足够的韧性应对各种风险。 更关键的是,全球各国都不希望看到金融体系崩溃,都会对美国这种危险的思路保持警惕,甚至会联合起来反对。 所以说,这种打穿全球金融基本信任的思路,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让美国自己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终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让全世界都看清美国金融霸权的真面目,这样的亏,美国未必真的敢吃。

0 阅读:93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