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车刚停,张桂梅就冲了过去。一把抱住杜富国,不撒手。 “孩子,看到你,我心里难受啊。”这句真诚质朴的话语,瞬间连接了两颗历经磨难却依然炽热的心。 11月16日,云南华坪女子高中的校园里,张桂梅早早站在车前等候。当身着军装、戴着墨镜的年轻人走下车时,她快步上前,紧紧抱住了他。这个拥抱持续了很长时间,仿佛要将所有的关怀与敬重都融入其中。 他们是生活在完全不同世界的时代楷模。一位是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山区女孩教育上的老师,一位是在排雷作业中为保护战友而失去双眼和双手的战士。 在此之前,虽从未见过面,但两人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彼此的事迹。内心埋藏着对对方的深深敬意。 张桂梅轻轻扶着杜富国的胳膊,引导他向前走。她的动作自然而细致,既表现出对这位年轻战士的照顾,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尊重。 进入室内后,他们相邻而坐。谈话间,张桂梅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杜富国,直到她的手指触碰到杜富国空荡荡的袖管时,情绪突然难以抑制。 张桂梅不得不捂住脸庞,可泪水还是从指缝间滑落。“张老师,别难过,我很好。”杜富国轻声安慰。他真诚地表示,自己同样深受张老师的鼓舞,这位坚守教育岗位的老师同样是他心中的榜样。 张桂梅在创办女子高中,帮助贫困女孩摆脱命运的枷锁。即使身患多种疾病,每天需要靠止痛药维持,却依然清晨五点就打着手电筒催促学生起床。 而杜富国则是那个在边境扫雷时,面对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的战士。令人痛心的是他在爆炸中身受重伤,但如今通过刻苦训练,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许多日常活动,并继续在部队服务。 他们两人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同一个主题:即使面临极限挑战,人类精神的力量依然可以闪耀。张桂梅的眼泪不仅是为杜富国个人而流,也是为那种她深深理解的奉献精神而流。 张桂梅和杜富国的这次见面,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慰问和交流。这不仅仅是两个个体之间的对话,更像是两种精神力量的相互确认与激励。 在这个需要榜样的时代,他们用最自然的状态展示了什么是超越小我、成就大爱的人生选择。这次的相遇虽然短暂,却留下长久的回响。 两位楷模用最朴实的方式,展示了英雄主义的真谛: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正能量 致敬 时代楷模 信息来源: 潮新闻2025-11-17丨张桂梅为杜富国而哭,透着一种更为厚重的惺惺相惜 澎湃新闻|当见到杜富国,张桂梅老师心疼地哭了… 文|墨海 编辑|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