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今天(北京时间11月19日)与沙特王储会面时表示:“我和杰弗里·爱泼斯坦没有任何关系。几年前我把他赶出了我的俱乐部,因为我认为他是个变态。” 这段声明来得突然又耐人寻味。爱泼斯坦的名字早已与权贵性犯罪丑闻死死捆绑,特朗普此刻急于撇清,反倒像在寂静房间里摔碎了一只玻璃杯。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偏偏选在会见沙特王储的场合提起这桩旧事?是随口一提还是精心设计的危机公关? 翻开历史记录会发现矛盾之处。2002年特朗普曾称赞爱泼斯坦“是个很棒的人”,这份赞美与如今的“变态”评价形成刺眼对比。更值得注意的是,法庭文件显示两人在90年代至少通过12次电话,这种交往密度很难用“毫无关系”轻轻带过。 爱泼斯坦案早已不是普通刑事案件。它像一面照妖镜,映出欧美精英圈层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超过80名指控者站出来指证,受害者最小的仅14岁。当特朗普强调自己“将他赶出俱乐部”时,却对俱乐部其他会员的身份讳莫如深。 这种选择性叙述令人不安。我们见过太多政要在丑闻爆发后紧急切割的戏码。关键不在于他们说了什么,而在于他们刻意隐瞒什么。爱泼斯坦的私人飞机记录显示,克林顿曾26次乘坐其专机,安德鲁王子更是丑闻照片的当事人。 权力与丑闻的纠缠从来不是新鲜事。令人窒息的是,那些站在道德高地的声明,常常在时间检验下碎成谎言。特朗普的紧急表态,与其说是澄清,不如说是给公众记忆打上的又一个问号。当正义迟来二十年,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 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不是罪恶,而是罪恶被精心包装成误会。爱泼斯坦离奇死在监狱那天,全世界都看到了权力如何侵蚀司法系统。此刻重提旧事,更像在提醒人们:有些真相永远被埋在了曼哈顿那座联排别墅的地下室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