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应该被定义吗?”深圳举办了第28届模特大赛,可来自广东的15号选手一得奖,好多人都坐不住了,因为这位姐姐的长相吧,确实有点“突破常规”,看着比较硬朗,甚至有人私下嘀咕“这年纪当模特是不是偏大了点”? 尤其是和其他选手一比较,确实就让人看不懂这个比赛是根据什么选的美。不管评委喜不喜欢,反正网友们都是不太能接受。 不过这事儿后来还有反转呢!比赛组委会后来赶紧出来辟谣,说15号选手其实并不是冠军,真正的广东赛区冠军是另一位叫艾玛尔的选手。 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儿能闹这么大,本身就挺说明问题的——咱们对“模特该长啥样”的固有印象,是不是太根深蒂固了? “美”这个事儿吧,我觉得它真没统一标准。 模特行业传统上确实有些硬指标,比如身高、比例之类的。但话说回来,美要是都长一个样,那跟流水线生产有啥区别? 时尚圈这些年不也一直在提倡多元化吗?大码模特、老年模特不也渐渐走进大众视野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接受呢? 说到底,为什么一个长相不那么“标准”的模特会引发这么大争议?可能正是因为挑战了我们习惯了的美学认知。 但创新往往就是从打破常规开始的啊!就像二十年前,谁能想到今天“国字脸”的模特也能走上国际T台? 审美的进步,需要时间和包容。
